新区要从更高层面创新机制汇聚要素

27.08.2014  02:35

    8月18日至2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带领省委调研检查组在我市开展了为期5天的“两手抓两手硬、双促进双落实”调研检查,此次调研的第一站就选择了兰州新区。王三运书记听取了兰州新区装备制造、石化、行政中心、科教研发中心、机场南高新技术产业等园区的建设开发情况,实地察看了兰州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和太阳约城项目进展情况,并主持召开了以“稳增长、促发展”为主题的经济发展座谈会,对兰州新区的发展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理顺体制机制,二是借力全省资源,三是实现区市互补,四是提升开放水平。

    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已经两年了,经过两年来的艰苦努力,昔日阡陌从横的秦王川灌区一座新城已经初具规模。但以此同时,作为兰州市、甘肃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一极和推动引擎,兰州新区建设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兰州新区不仅仅是兰州的新区,而是全省的新区,是国家的新区,这一点在国务院确定兰州新区建设的四大战略定位时已经阐述的非常明确——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无论是打造丝绸之路的钻石节点还是最近国务院批复设立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兰州新区在促进全省“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性上已经越来越地位凸显。正因为如此,仅靠兰州市集全市之力来建设发展新区已经面临很多制约性因素。要打破这些制约因素的束缚,破除各种不符合建设发展要求的条条框框,就必须从更高的层面来创新新区发展的机制和汇聚更丰富的建设要素。

    王三运书记提出的四个方面的要求,第一点就提出了要理顺体制机制。王三运书记在座谈会上说,通过今天的实地考察,发现新区的很多问题还是涉及体制机制问题。要把这次考察中反映出来的问题都跟改革挂上钩,从审批制度、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人才等方面,一次性地、一揽子地解决兰州新区的体制机制问题。要多花点时间、多花点功夫,下决心通过这次改革彻底理顺。希望省、市共同把这个问题研究好、谋划好,提出一个更全面、更有利于兰州新区发展的体制机制。理顺体制机制是改革,而且是牵动全省“稳增长、促发展”工作大局的改革。这就要求不仅新区本身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而且从省到市都要为服从这个大局而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

    兰州新区的发展在理顺了体制机制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更大的动力和汇聚更多的潜力。兰州新区的发展不仅是兰州一市的发展,而是要为全省“稳增长、促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因而一定要借力全省的资源,否则很难有大的突破。而借力全省资源建设新区,新区也责无旁贷的要为各地州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平台、资源和生产要素支持。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鼓励那些动作快、力度大的地方在新区搞“飞地经济”,正是这样一种打破既有区域限制的创新发展机制。同时,借力全省的资源来促进新区的建设发展,也为兰州市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发展领域和培育经济增量释放了巨大空间。此外,理顺体制机制,还将有助于提升新区的开放水平,在“引高、引新、引强、引导”上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对外开放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