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印度计划”激励创业精神
1月20日,印度首都新德里郊区,电商公司Shopclues的办公室内,员工们正在工作。这家公司于2011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成立。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继2014年推出“印度制造计划”之后,印度政府日前出台一项旨在推动产业升级的“新创印度计划”。印度政府拟通过建立1000亿卢比(约合16亿美元)“种子基金”、简化行政审批手续以及减免赋税等措施扶助中小型初创企业,特别是那些具有“互联网+”特征的创新型企业。此举被认为是印度社会呼唤“企业家精神”的具体体现。
比尼·班萨尔和萨钦·班萨尔,两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被认为是当前印度最成功的“创业兄弟”。他俩2007年共同创办的印度版“京东”——弗利普卡特(Flipkart),目前是印度最大的网上购物平台,估值约150亿美元。
两个“班萨尔”都曾是亚马逊的员工,开始只是照猫画虎,把弗利普卡特当作网上书店运营。为保证收支平衡,后来增加了自营产品。但弗利普卡特的成功并不能只归因于拿来主义,要是不够“印度”就难以发展成为印度电商的老大。
如今弗利普卡特准备把网上购物深化发展为“掌上购物”,具体做法就是关闭电脑网页版购物平台,着力发展手机客户端,这是符合印度消费者群体特点的关键一步。两位“班萨尔”敏锐地发现,“一年前,6%的流量来自移动端,而近一年多以来,移动端流量增长了近10倍,这一结果说明手机对消费者以及对我们都意义重大。”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预计,作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全球第三大互联网市场,印度到2018年将有5.5亿上网用户,而其中80%是通过手机上网。弗利普卡特自己的统计平台也显示,每月800万份订单中有2/3来自农村和小城镇,而那里绝大多数用户没有通过电脑和宽带连接互联网。
用手机上网,下订单方便,但货品能否快速送达是弗利普卡特面临的又一个挑战。在基础设施条件差,运输耗时费力的印度,建立更多分销转运网点是弗利普卡特新一轮融资后亟须解决的问题。
固网覆盖率低,人们依赖手机上网;物流条件差,企业不得不自建营销网络。这些是印度电商不得不面对的“痛点”,却也有可能变成印度创新型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金点”。印度产业联合会政策部主管达内什对记者说:“互联网是印度创业者的契机,一旦他们的新创意借助网络付诸实践,印度社会经济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印度的现代化进程就会更迅速。”
在达内什看来,印度社会中的很多“痛点”正转化为“金点”。像“OYO”经济型酒店预订系统专攻数量庞大的赴印“驴友”,他们住不起豪华酒店,也找不到普通旅社,“OYO”提供了一个比普通酒店预订系统便宜2/3的新选择,帮助用户寻觅到深藏在印度街巷中的干净床铺。另外像“wordsmaya”英语家教网,它专注于改善发音不地道的印度式英语,用户可以借助这一平台找到英语家教。
融资大幅增加,初创企业竞争日趋激烈
据印度软件和服务业协会调查,目前印度的创业企业超过4000家,创始人平均年龄只有28岁。仅去年一年,这些初创企业融资额已达90亿美元,同比增长125%。目前印度已运作起超过100个孵化器企业,有近300位天使投资人,另外还有150多家活跃的风险资本机构和私募股权投资者。
印度舆论普遍认为,2015年可以看作印度创业公司的分水岭,排名前20的公司占了近90%的风投资金。来自谷歌、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国际顶尖IT企业纷纷在印度找到合作伙伴。它们拓展印度市场押宝于一些“互联网+”前景广阔的领域,如食品、高科技、教育、医疗以及旅游行业等。
印中贸易促进协会理事拉瓦尔对记者表示:“近两年与互联网沾边的印度企业都活得不错,世界范围内的资本汇聚于此,但可以预见,这些企业的自我造血功能不可能都那么强,而依赖投入的局面也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这很像中国互联网企业七八年前的状态,激烈的竞争不可避免,而且将有一大批初创企业快速退出舞台。”不过拉瓦尔也强调,印度的IT产业基础良好,营商模式总体上与国际接轨,但印度各地语言、风俗差异巨大,这些特点令不少印度电商企业能很快发展起来,但很难形成独大的局面。
政府审批减负,期待释放私营经济活力
无论是弗利普卡特还是“OYO”,它们都有某种外资企业的特征,这并不是指其融资背景,而是其最早的企业注册地——新加坡。据不完全统计,印度在过去5年中有近四成的初创企业选择海外注册,其中新加坡、中国香港、泰国等地是印度青年创业者的首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印度在企业创办便利度上存在某种“缺陷”。而莫迪政府本次提出的“新创印度计划”,除了在资金扶助方面提出1000亿卢比(约合16亿美元)的“种子基金”外,更把政策优惠列为支持重点。
本次“新创印度计划”包括,新创企业成立3年内免交所得税,企业申请专利可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审批,企业申请破产程序也会更便捷,不必像多数企业那样被《劳动法》等相关条款束缚手脚。同时,计划还将以改革印度各行业组织为切入点,推出“阿塔尔创新任务金字塔”,责成这些组织帮助初创企业建立短、中、长期发展框架,以刺激创新和创业,在印度国内营造浓厚的研发氛围。对已初具规模的企业,政府还要求企业家在所属企业建立研发和培训中心。
印度财长贾伊特里表示,政府首先要做“减法”,减少初创企业发展中的一些束缚,而后再为它们营造更有利的生存环境。印度软件和服务业协会产品委员会主席拉维·古鲁拉吉也认为:“新创企业的不断涌现对印度意义重大,越来越多的印度政治家开始关注这一领域,虽然新创企业不能马上解决大量就业,但以现在每天3到4家新创企业的速度递增,到2020年将创造25万个就业岗位。”
“政府关注小微企业发展将再次推动印度私营经济”,达内什认为,“相比负担沉重的国企改革,印度更期待私营经济活力的释放,这部分经济产出将明显提升印度GDP,这一点从去年重新核算过的印度GDP增速就可看出”。达内什还分析称,“新创印度”可以被看作“印度制造”的某种补充,即印度不仅要发挥其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成为制造业大国,同时其人口红利中的智力资源优势也有待唤醒,正如莫迪总理在“新创印度”启动仪式上所说:“印度青年不应只是找工作的人,更应该是创造工作的人”。
(本报新德里2月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