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金石文献数字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金石总录》一期成果评介会在兰召开

03.08.2015  12:08

 

会议现场  

  2015年8月3日,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社科联主办、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承办的首届全国金石文献数字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金石总录》一期成果评介会在甘肃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高志凌副部长,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社科联、文化厅、文史馆、地方志办公室等部门领导和部分高校负责人,以及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广东、江苏、四川、吉林和宁夏等省市区及省内专家学者8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高志凌副部长在此次会议中讲话。会议还介绍了《中国金石总录》(全拓全文数字版)一期成果情况并进行了《中国金石总录》(全拓全文数字版)演示。

  《中国金石总录》(以下简称《金石录》)是首次对全国地下出土和地上遗存金石文献进行全面调查、系统整理、全拓全文数字化的一项创新性基础资源整合工程。由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牵头,国内数十家教学、科研和典藏单位参与,历时四年完成的一项重大学术成果。主编宿白先生,首席专家史金波、李学勤、刘庆柱、陈育宁、傅璇琮等先生,专家团队由王素、王子今、赵超、冀亚平等40余位知名专家组成,基础工作人员近百人。该项目于2011年1月立项,至2014年11月完成总体平台设计和一期数据整理,2015年6月正式出版。对于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古文献学、文学、宗教学、民族学以及艺术领域等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金石文献是指镌刻于钟鼎器和石质材料上的文字。金石之学肇于东周,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由于金石材料的特殊属性,历史赋予其两大特点。一是真实性,金石遗存具有十分明显的即时特征,记录准确详实,对于历史上发生的各类事件以及人物传记、经典著作和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的记载相较传世文献更加可靠。二是补遗性,传世文献由于受到历代政治因素的影响和载体材料的限制,以及翻刻传抄的人为疏漏,使之多有伪讹失真现象,甚至佚亡。金石文献历代被学人高度重视,尤其至明清两代,金石之学日渐昌盛,成为贯通文史哲艺类的基础之学,发挥着证经补史的巨大作用。清末以来,随着历代碑碣和金属器物的大量出土,金石文献已逐渐形成了庞大的资源体系,其材料的系统性和新颖性,已逐渐成为社会科学各学科研究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源。然而,正是因为金石文献拓本庋藏散乱,释读艰难,使今天的整理者单凭一己之力、一方之藏难以全面上手,学界更难窥其全貌。因此,《金石录》在开展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联合全国典藏和学术力量,以全新的方式和全新的材料,服务于学术,服务于社会,必将对学术的长远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金石录》收存范围和分类:地域界定以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为收存范围(含台湾地区),时限上溯先秦下迄清末(含部分民国时期重要碑碣)。主体按部、编、卷、类四级进行分类。一级分类设金、石、其他三部。“金部”下设二级分类前期、商周、秦汉三编。“石部”下设二级分类汉族碑碣、少数民族碑碣、宗教碑碣、摩崖、其他五编。其中三级分类“汉族碑碣”包括碑刻(含石经、记传)、墓志、题记三卷;“少数民族碑碣”包括历史民族和现代民族二卷,其中“历史民族”含匈奴、鲜卑、柔然、契丹、女真、回鹘、党项等佚亡民族;“宗教碑碣”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四卷。末级分类后按镌刻年代先后排序。

金石录》收存内容和方式:全面收存21世纪以前出土或遗存钟鼎文献(秦汉以前)和历代石刻文献(原则截止清末,含部分民国时期重要碑碣)。每则金石均包括完整拓片(含一则多拓面)、全文录文和叙录三部分内容,根据条件部分收存原文物影像资料。拓片以多拓择优原则筛录;全文录文按“三校三审一统”原则,严格以原拓行款格式录入。叙录包括名称(含通称、又称)、朝代、年号、材质、形制、行款、出土地(或遗存地)、出土时间以及收藏或保护单位等基本信息。

金石录》特点:一是收存完整、容量庞大,涵盖了全国各地出土和遗存金石文献的基础内容,总量约30万种(约40万件),录文、叙录约4亿字。二是材料新颖,首次公布量巨大,其中发掘文献约占60%,稀见文献约占40%。三是系统设计完善,检索功能强大。设置有总目录、分类目录、图文对照、全屏浏览、标点注释、书签记忆、自由缩放、图文打印、下载保存等功能。首创图文同款格式。同时分置分类检索、条目检索、全文检索和高级检索4项检索功能,迅捷准确实现检索目的。四是分类设置科学,资源相对集中,文献相互印证,可供研究者全面驾驭并充分利用。

金石录》整体规划共10期,计划利用10年时间完成总体设计目标。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结束,共收录石刻文献1万种12500拓,约1300万字。一期工程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整体工程的全面展开,为实现总体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金石录》的整理出版是全国古籍数字化整理研究的重大硕果,填补了古籍整理研究和传统文化出版领域的空白,极大地丰富了学术资源,对社会科学各学科教学、科研以及资政地方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已经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青睐,为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将做出新的贡献。

看看,“三城行动”具体有哪些计划
    兰州晚报讯(记者王星明)《兰州市建设山水城兰州日报
甘肃省严禁借兰洽会名义突击花钱
    每日甘肃网7月1日讯 (兰州晨报记者王钊)兰州日报
全国高校BIM大赛甘农大学子获佳绩
    兰州晚报讯(记者马文艳)中国建筑学会近日公兰州日报
我市今年第二次排污权交易 7家企业竞价排污权
    兰州晚报讯(记者杜志超)6月30日,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