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不文明游客上"黑榜" 甘肃推出规范出行旅游硬举措

22.04.2015  10:27
五泉山公园,有人躺在长椅上睡觉。   仁寿山上,游人将垃圾丢了一地。本组图片均由本报记者徐俊勇摄

  甘肃新闻网兰州4月22日电 据甘肃日报报道:大地回春,微风扑面,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时节。然而,在一些景区,游客随手扔垃圾、破坏景区设施等不文明行为,给自身以及景区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今年3月24日,国家旅游局下发《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省级旅游主管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与此呼应,甘肃省推出多项新举措,用制度规范引导游客文明旅游。

  游客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

  4月5日,正值清明小长假,记者来到安宁区仁寿山景区。这里游客络绎不绝,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在通往山顶的台阶上,有的游客爬山爬累了,就地坐在通道上休息,挡住了其他游客的去路;有的游客休息后离开时,不拿走垫坐的报纸,被风吹得四处乱飞;还有一些小孩攀爬雕塑、摘花踏草....。。

  4月11日,五泉山公园游人众多。在一块平台上,一名游客躺在长凳上休息。在人工湖旁,几名男女一边聊天一边嗑瓜子,瓜子皮随手扔在地上。

  4月18日,记者在兰州市植物园看到,有几名年轻游客跨进花丛中拍照,还有的女孩摘下鲜花拿着玩,对“禁止入内”的牌子视而不见。

  兰州市滨河路是许多人休闲的首选。4月19日,记者在南滨河路黄河母亲雕塑附近看到,几名年轻人铺着报纸,躺在草坪上喝饮料,吃零食,还有游客坐在草地上打扑克。

  兰州植物园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园内在不同的景点都安置了“爱护环境”“请勿践踏小草”等警示牌,但无济于事。工作人员发现游客有不文明行为时会立即制止,大部分游客都能改正,但也有极个别游客态度非常蛮横。

   不文明记录纳入社会征信体系

  为推进旅游诚信建设,建立文明旅游长效机制,3月24日,国家旅游局下发《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省级旅游主管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建立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省级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由下级旅游主管部门报送,或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举报等渠道采集。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由省级旅游主管部门报送,或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举报等渠道采集。

  《办法》还规定,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实行动态管理,信息保存期限为一至两年,期限自信息核实之日起计算。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形成后,旅游主管部门应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通报游客本人,提示其采取补救措施,挽回不良影响。必要时向公安、海关、边检、交通、人民银行征信机构等部门通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

  与此同时,甘肃省出台“五项新举措”,其中将建立文明旅游“红黑榜”发布制度,定期召开文明旅游“红黑榜”新闻发布会,发布文明旅游“红黑榜”名单,公布对违规企业、游客、导游的处罚和惩戒措施,将游客不文明记录纳入社会征信体系等,用制度规范引导游客在境内外旅游时遵行文明旅游行为规范,切实解决游客在旅游中出现的不遵礼仪、不讲卫生、大声喧哗、过度维权等不文明行为,树立礼仪甘肃、文明甘肃的新形象。

   操作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旅游景区诸多不文明旅游行为,暴露出部分游客文明素养的缺失。

  记者从省文明办获悉,为规范文明出行旅游,我省将出台《甘肃省关于加强文明旅游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文明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文明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制定《甘肃省文明旅游公约》。还将文明旅游教育纳入中小学品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文明礼仪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争当宣传、践行文明旅游的文明使者。另外,在持续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的同时,对旅游中有悖公德、有伤风俗、有害国家形象的不文明行为,及时进行曝光,并对处罚措施和处罚结果向社会公布。

  省文明办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游客不文明行为取证还是有一点难度,目前主要依靠旅行社导游、游客之间随手拍获得第一手材料,然后经过有关单位核实、确证后才能通过“红黑榜”发布。

  兰州理工大学教授、社会学专家高琴说,制止游客不文明行为,以前多停留在提醒、劝导、教育上,而没有硬性的约束力和法治规范,许多游客对景区抽烟、吐痰、大庭广众之下脱鞋等不文明旅游行为约束意识淡薄,现在出台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政策,以制度化来约束不文明旅游行为,游客会很清楚地意识到不文明旅游行为不但会遭到谴责,还会受到相关规定的处罚。

  原文标题:我省推出规范出行旅游硬举措 让不文明游客上“黑榜

  原文链接:http://epaper.gansudaily.com.cn/gsrb/html/2015-04/22/content_249487.htm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