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果真“少儿不宜”?

01.12.2014  21:09

  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30日在广州中山大学演讲时,遇到了一位让他“坐不住”的中学生。面对这位学生书中描写性行为适不适合中学生看的提问,莫言给出了自己最“直接的建议”:“不要听你老师的,不要读我的书。可以读一些写母亲的,写乡村风景的,长大结婚后再读我的小说”。(11月30日中国新闻网)

  莫言是个老实人,面对中学生“书中多性行为描写”的提问,这位当世文学大师“投降”了,给出了“绕道行走”的建议。那么莫言作品果真“少儿不宜”吗?

  研究文学的人都知道,莫言早期受过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创作时爆发出瑰丽灿烂的想象力,至于性描写,是要表现人类的生命力,热爱文学的人读了莫言的此类描写,只会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中学生对有性描写的莫言作品敬而远之,问题出在哪里?还不是因为我国中小学性教育的缺失。长期以来,校园里师生“谈性色变”,其实若在启蒙教育中辅以张弛有度的性教育,让学生知道性并不是可耻的,要用平常心态看待性,那么何至于出现中小学生通过蜡笔小新这样的成人漫画,通过偷看互联网情色小说电影恶补早已缺位的性知识?由此可见,莫言作品不被推荐是为性教育缺失背了黑锅。

  笔者看来,还真不能笼统说莫言作品“少儿不宜”。莫言的一些作品已成经典,而且他的佳作多有所谓的性描写,但这些性描写绝非格调低俗,反而是在讴歌人性、民族的生命力。与其把中小学生交给成人漫画、情色小说电影,倒不如让他们读读莫言的经典作品。学生阅读中反而可以领悟莫言作品中特有的“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艺术品味。退一步说,莫言作品虽有性描写,既然青少年缺了性教育的课程,阅读中某种程度上倒可以补上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性启蒙,至少莫言作品里的性与淫逸相差十万八千里。

  中国古语云:切忌死读书。就是说,不要尽信书,阅读者要有自己的判断。众所周知,《红楼梦》也多性描写,很多中小学生就是在阅读《红楼梦》中建构性知识的,那么中小学生要不要因红楼梦的“”而“敬而远之”?《水浒传》多暴力,而且多是没来由的暴力,与国家治理提倡的“法治”背道而驰,而且《水浒传》中的英雄用现在眼光来看多“三观不正”,那么中小学生要不要因为《水浒传》的“暴力、畸形”而“绕道行走”?《三国演义》多阴谋,用现在眼光那叫“厚黑学”,其中传导哲学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那么中小学生是不要因《三国演义》的“腹黑”而婚后再读?关键是中小学校已为学生建构的知识结构,学生学会分析判读,不死读书,可以“去其糟粕,存其精华”的阅读四大名著,也一样可以阅读莫言的类似作品。其实,相比暴力、阴谋、畸形,性的危害性反倒没有那么大。

  莫言作品果真“少儿不宜”?中小学生缺位的性教育补起来,自然能以正常心态阅读莫言。还有,同样对青少年有“瑕疵”的四大名著可以读,莫言作品为什么不可以读?关键还是教师和家长引导得当,学生建立恰当的阅读观。

  文/程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