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热闹,文学什么也没有? 大学生,别疏远文学

08.12.2014  13:46

图片来源:网络

  毕业留校多年的宋老师下课后特意从学校的文学社团走过,不大的活动室,异常冷清与惨淡。虽有心理准备,可还是让他失落。

  离开现场,宋老师发出了一条微博:“热闹是别人的,文学什么也没有。”很快,陆续有朋友回复,或是安慰或是同感。

  作为曾经的社团成员,他不禁怀念起自己的青葱岁月,那也是文学的黄金时代之一。

  “我们那时候对文学的热情是你们无法想象的。文学甚至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不懂文学的人很难融入整个学校的氛围中去。那时还没有手机、电脑、网络,我们自己出杂志,从排版到印刷,全部亲力亲为。而现在的文学社团越来越被边缘化,不敢想未来。”宋老师对记者说。

  宋老师的担心不是多余的。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共有注册社团105个,文学类社团不足10个,其中文学创作类社团仅有2个。山东大学(威海)共有注册社团139个,其中文学类社团仅有1个。而拥有五四文学社这样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文学类社团的北京大学,今年参与招新的社团共有近150个,其中文学创作类社团也只有2个。同时,各校的文学社团人数大部分维持在20~60人左右,60人以上的社团较为少见。可见,无论数量还是规模,文学社团在大学生社团中都属于冷门。

  文学社团,曾经是象牙塔中最令人向往的芳草地,曾经启发、培育、承载过几代人的文学梦,而如今,文学社团不断被边缘化,校园诗人难觅踪影,文学社团的现状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