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文县:让白马民俗文化遗产“活”起来

23.10.2014  18:07

  通讯员 董超

  每逢新春、元宵等重大节庆,文县白马藏族儿女都要赶回去,赶回白马河流域的家里,和父母亲一起用亲切的母语——白马藏语说上一会儿话,然后其中有人穿上绚丽的服饰,带上粗犷的面具,跳起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池哥昼”,走村入户,共同祈祷户族平安,年丰人寿。在浓烈的乡情、亲情面前,每个人的脸上挂满了幸福的微笑……

  这是每年都要上演的一幕温馨的聚会场面,它让抽象的“乡愁”这个词,成为每个白马藏族儿女心中具体画面,并且定格下来,代代传承。近几年来,文县把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保护和创新发展作为建设特色文化名县的重要任务,精准定位白马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凝聚形成了打造白马人文化品牌的广泛共识,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文县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白马人民俗文化研讨会,先后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联、兰大文化行者和全国白马文化研究人士等深入白马河流域进行实地调研,以加大对以“池哥昼”为代表的白马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力度。一大批专家学者著述丰厚,现已整理出版了6册白马文化研究系列丛书。编辑出版了《文县白马人》、《文县白马藏族考》和《白马人民俗文化图录》等白马民俗文化非遗成果专著。收集翻译白马语言文字8000余字,拍摄白马服饰工艺8种、白马舞蹈12支,记录白马传说故事10段。

  已经收集和整理了10000多首白马藏族山歌的刘启舒,是文县县委干部,退休后一致热衷于此项工作,他说:“从几百年流传下来的很多白马山歌,和现在提倡的和谐社会都是一脉相承的,都在一条道上,都弹得是一根弦。

  文县又紧紧依托白马民俗文化,深入挖掘白马特色文化资源,加快推进白马民俗文化旅游业发展步伐。投资200多万元,拍摄制作了《探秘东亚最古老的部族——白马藏》纪录电影,一经央视《探索发现》栏目和甘肃卫视播出,就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反响。与陇南师专合作编排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池哥昼》,在全市进行了巡演。白马民俗“池哥昼”表演,先后参加了中国第四届艺术节、永靖国际攀岩节、兰洽会等各类大型展演活动,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并加快推进九寨沟至铁楼白马山寨精品旅游线路建设,通过各种形式,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文县铁楼乡体验白马民俗风情。今年以来,白马民俗文化体验区共接待游客1万多人,旅游收到达到150多万元。

  铁楼藏族乡党委书记曹彬就是土生土长的白马藏族人,他是白马民俗文化从“深藏闺中”到“名扬域内”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说:“白马民俗是一种文化现象、精神产物,如何让它‘活’起来,成为丰富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是当前我们需要考虑和做好的事情。下一步,我们将建设好白马民俗文化风情园区,组织白马民俗文化艺术表演团外出巡演,开发白马人沙嘎帽、面具、服饰及特色食品等旅游产品,满足游客需要,增加群众收入。”文县根据县域文化产业布局,力求呈现民俗文化“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围绕白马民俗文化、琵琶弹唱、玉垒花灯戏、洋汤号子等文化品牌,组建各种民俗文化表演队30余支——他们原汁原味的表演,将深刻演绎“乡愁”,唤醒“乡愁”,留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