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陇原 扶贫故事)文县:特色旅游业撑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17.03.2016  22:40

乡村旅游因其特有的自然风貌和民俗文化,受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文县以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和美丽乡村为契机,干部群众齐心谋点子,摸索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路子,鼓起了贫困农户的钱袋子。

文县铁楼藏族乡草河坝村老人口中唱的,是这里过去贫困面貌的真实写照。包村干部韩晓文还能清楚回忆起他2012年初到草河坝工作时的情形。

文县特有的古老白马民俗文化和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自然风光让韩晓文看到了发展当地乡村旅游的美好前景。

得到了村民们的积极响应后,韩晓文开始为大家积极争取精准扶贫贷款,以及相配套的惠农补助政策,还带领大家到有经验的农家乐取经,学习经营管理。同时,为配套村里的乡村旅游业,草河坝村还在硬件基础和文化软实力上下足了功夫。村里先后建起白马民俗文化博物馆、白马民俗文化原生态表演队,将白马人最原生态的池哥昼、火圈舞、敬酒歌等民俗样式展现到游客面前。村民樊海全的妻子也加入到表演队当中,白天干农活,晚上当演员,通过年底分红的方式增加收入。

大众旅游时代的兴起带来了乡村旅游产业的春天,但文县铁楼藏族乡的旅游资源仍然发展相对缓慢。为了打破瓶颈,在加大当地特色旅游业宣传力度的同时,文县还引进电子商务,通过自建电商扶贫服务点和物流快递服务点,吸引更多的网民购买白马特色产品,或前来铁楼乡领略自然美景,体验民俗文化。

随着“互联网+乡村旅游”模式深入推进,文县铁楼藏族乡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红火。2016前两个月,全乡接待游客2.3万人次,仅第二届旅游节期间接待游客1.4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40万元。

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兴起,不仅让铁楼藏族乡古老的白马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名声在外,也让当地的群众从中受益,借旅游的东风鼓起了自己的钱袋子。

甘肃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