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阳光耀雄关 ——嘉峪关市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见闻

24.12.2016  09:04

  冬日的午后,嘉峪关市民李大爷拿着二胡来到雄关广场的文化长廊里,和周大爷等几个老戏迷一起又拉又唱“吼”起了秦腔。

  “现在一走出家门就有舞台,身边人个个多才多艺。”周大爷感慨地说。

  嘉峪关市坚持文化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始终把文化重心倾向基层,不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努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嘉峪关市将文化惠民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2013年分别在东湖景区、雄关广场、联通广场建成了3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10个电子阅报栏;2015年,又在南市区图书馆、昌盛社区服务中心、森林公园附近新建了3个自助图书馆。目前,全市已建成雄关广场、城市博物馆、嘉峪关大剧院、东湖明珠气象塔等城市文化品牌,新建图书馆一座、自助图书馆6个、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1个、城市社区书屋23个。

  相对于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完善健全,嘉峪关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也相当给力。新建、扩建了三镇综合文化站,建成了20个“农家书屋”,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室17个、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13个,并配置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必需的设备、器材和图书等文化资源。

  与此同时,嘉峪关市率先在全省建成了覆盖全市17个行政村的“乡村舞台”。在文殊镇文殊村、河口村,峪泉镇黄草营村,新城镇野麻湾村4个行政村建成了“一台两廊三亭四榜”的标准化农村文化大院。投资390万元,为三镇6765户农户和德轩社区335户低保户安装户户通设备,解决三镇农民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文殊镇河口小学学生张颖放学后总是爱去农家书屋,她说:“在这里和小朋友们一起看书,写读书笔记,不但能丰富课外知识,还提高了写作水平。我和小伙伴们都很喜欢这里。”

  与此同时,嘉峪关市广泛开展“同享读书之乐·共建书香雄关”全民阅读主题活动;“文化三下乡”“非遗进农村”“文化惠民月”“墨香溢清远·丹青映重阳”送文化进社区、“丝路墨韵·彩绘雄关”嘉峪关市中国画油画作品展、“文化五进”系列活动;“雄关大舞台”“雄关大展厅”“雄关大讲堂”三大品牌活动及“一村一戏”送戏下乡、“低收入家庭免费培训”“民俗雄关—非物质文化展演”“古韵雄关—首届魏晋墓砖壁画复制”“美丽雄关美术创作”“文化精准扶贫—志愿者入村”等亲民惠民的文化活动,文化工程在雄关遍地开花。

  “只要有送戏下乡活动,我从来都不缺席,乡亲们也都很喜欢看。”提起文化服务,文殊镇团结村村民郭明乐呵呵地说。

  在整合现有村镇群众文艺队伍的基础上,嘉峪关市积极引导群众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和文艺展演,目前基本形成了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没有围墙的“乡村舞台”,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成为农民群众展示自我的平台。

  作为“乡村舞台”的延伸和更高级形式的“雄关大舞台”一经举办,便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被百姓亲切地称为“咱家门口的‘星光大道’”。“雄关大舞台”采用政府扶持、市场运作、服务百姓的运作模式,致力于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旨在挖掘群众文化活动潜质,以独特的本土文化魅力服务群众,充分展示业余文艺团体和个人才艺。活动实行零门槛、零费用、零距离参与,坚持常态化每周演出。

  刚参加完“雄关大舞台”演出的老年模特队队员刘阿姨激动地说,“‘雄关大舞台’让我们每个热爱文艺的普通市民都有机会登上舞台,真是办到了我们的心坎上。” (嘉峪关日报 记者曹义成 赵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