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花开别样红 ——我省文化大省建设掠影

19.09.2016  16:04

  卡塔尔首都多哈的一纸传文,把甘肃在国际上的名望又推进了一步。中哈吉三国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与之而来的是,我省的5处遗产点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大家庭中的新成员;

  流淌在莫高窟岩崖上的千年故事,从古到今没有中断。与以往不同的是,而今,数字化的“洞外敦煌”,比单纯的洞窟更能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读者出版集团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实现了我省文化企业上市公司的“零突破”,成为中国期刊“第一股”;

  经典舞剧《丝路花雨》中的“英娘”换了一代又一代,但中国卓越舞者依然像30多年前一样,在异国的舞台上一次次谢幕,又一次次返场……

  这五年,甘肃文化上的事儿多了,而且大事多,喜事多。

  文化,让甘肃成为主角;文化,让甘肃更加自信。

关键词:文化遗产“活”起来

  一千多年前,一条路,承载了太多的人类文明。后来人们称这条路为丝绸之路。

  昔日的丝绸之路,穿越甘肃全境。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遗存着诸多石窟寺庙、长城关隘、塔碑楼阁、古城遗址等,这里是解读先民多姿多彩生活的密码。资料显示,甘肃的文化资源丰度位居全国第五,这是我省的独特优势,也是压力所在。

  2013年1月,甘肃立足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文化特色而提出的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构想,得到国务院批复。在华创区整体布局中,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是其中的重要板块。

  为了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去年,我省启动实施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

  一年来,交出的答卷是:全省各类博物馆总数已达460个,实现了市、县(区)博物馆的全覆盖。

  有些博物馆搭上了科技“快车”,运用数字化、多媒体、虚拟漫游等现代信息技术,扩展展示内容,丰富展示方式。比如敦煌研究院的“数字敦煌”参加了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省博物馆的“智慧博物馆”试点项目——《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采用三维动画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创新了展陈方式,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体验和感受。部分博物馆,实现了特色藏品和优秀主题展览的在线展示,文物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保护和更充分的展示。

  特别是散布于陇原大地的132个“乡村记忆”博物馆,已成为当地百姓追远怀旧、文化传承的精神家园。

  据省文物局介绍,甘肃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各类博物馆达到1000个左右。

  徜徉在古老遗迹与现代博物馆之间,人们仿佛穿越时空,神游唐汉,与飞天共舞,与佛陀对话,尽情领略千年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

关键词:乡村舞台“动”起来

  接过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旗帜后,推动甘肃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举措,就成了我省要完成的一门“必修课”。

  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农村依然是主战场。

  历史文化悠久、文化资源富集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足,是我省的现状。为盘活乡村文化设施存量,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省委、省政府决定对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农家书屋、科技普及、体育健身等资源进行整合,从2013年11月启动实施了“乡村舞台”建设惠民工程。

  “乡村舞台”建设的初衷,就是让老百姓跳舞有广场,表演有戏台,健身有场地,娱乐有器材,阅读有书籍,创业有平台。

  令人欣喜的是,“乡村舞台”受到了所在地村民的欢迎,不但推动了群众文化产品的“自产自销”,“草根”艺术家有了才艺展示的平台,而且让农民也实现了从“观众”到“演员”的角色转变,小小“舞台”,已成为我省农民文化生活的大乐园。

  今年初,省政府新闻办向媒体发布了一组数据:至2015年底,全省已完成11559个“乡村舞台”建设任务,覆盖了甘肃72%的行政村,形成了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

  省上在梳理“乡村舞台”建设成效时还提到,“乡村舞台”建设促进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使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得到了复活。目前,全省有50多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乡村舞台”艺术活动,发挥了活态传承与服务群众的双重作用。

  按照计划,我省将在2017年底前,在全省16022个行政村实现“乡村舞台”全覆盖。

关键词:文化产业“富”起来

  这些年来,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可谓亮点频出。

  从顶层设计上来说,省委、省政府将文化产业上升到现代服务业的“首位工程”来部署。同时,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

  东风随春飞,发我枝上花。“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以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这些高端平台,给甘肃发展文化产业带来了巨大机遇。各级党委政府主动出击,科学规划,完善保障,搭建平台,在文化产业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

  嘉峪关市引进深圳华强集团投资22亿元建设的方特欢乐世界,开园不到10个月就累计实现收入1.7亿元,带动当地旅游人数增长34.2%,综合带动效应显著。

  浙江长城影视集团在敦煌、兰州新区、武威、白银分别投资30亿元、30亿元、35亿元、50亿元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博览城项目落地,成为我省招商引资上的“大手笔”。令人欣喜的是,有些项目已经生根发芽,结出文化硕果。

  甘肃中贸集团与马德里FYM电影公司首部3D动漫电影《自行车总动员》合作签约仪式,今年3月在西班牙举行。这是全球第一部自行车题材的动漫电影,也是中国和西班牙合拍的第一部电影。此举意味着中西文化交流打开了全新领域。

  在今年举行的第12届深圳文博会上,甘肃代表团收获了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大单:签约合同额617亿元,较去年翻了近一番。

  打着甘肃文化标签的“文化集市”,瞄准农村主战场,让农民搭上文化发展的快车,开启了新的致富渠道。拥有68名“社员”的定西市安定区大坪村剪纸专业合作社,年创作剪纸作品4000多幅,创收40多万元,年人均增收近6000元;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南佐村文化集市的文化民俗产品远销德国、新西兰等国家,庆阳凌云服饰集团在迪拜建立了常态展销馆,为当地乃至我省民营文化企业开辟了海外贸易渠道。

  截至目前,全省文化集市固定经营点达到72家,生产加工基地达到93家。仅今年上半年,我省文化集市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利润1.6亿元,带动了7.2万余农户参与到生产加工和销售队伍中来。

  ……

  这只是甘肃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几个普通镜头。

  在发展文化产业上,甘肃“弯道超车”,赢得了阵阵喝彩。

  “十二五”时期,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57.09亿元,年均增速为26.2%,超额完成起初确定的增加值超过12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的发展目标。而盘点今年上半年,答案同样令人欣喜: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76.25亿元,同比增速为15.04%,占全省GDP比重上升到2.8%。这个成绩,足以令人自信。(记者李满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