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举办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

13.05.2017  21:53

人民网兰州5月13日电 (杜昱欣 高增硌)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由西北师范大学和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纪念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暨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今日在兰州举行。

在研讨会上,国内社会理论界的专家及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围绕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理论命题,就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促进甘肃省社科理论工作繁荣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建宁教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涵》为题展开论述。他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背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反思等话题展开报告。他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建构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需要融通“马、中、西”三种资源,需要构建中国的哲学体系和话语体系。

光明日报国学版主编梁枢教授在研讨会上指出,当今国学面临新的挑战,需要通过国学学科化建设,让学生系统的学习国学文化、在学的基础上建立文化自信,形成新的学术生产力,凝聚学术体系从而能够创新发展。

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甘肃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范鹏教授认为:“文化自信是理性的态度,是基于反对文化自大和文化自卑的理性态度。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在不息中自强;来自于中华民族能在载物中厚德;来自于中华民族能在新命的不断实现中坚守旧邦的精神家园和核心价值。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福生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实现“三种资源”的融通》为主题展开论述。他就为什么要融通?融通一个什么样的价值体系等问题进行了阐释。

我思故我在,哲学是连通自然和社会的桥梁。”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陈克恭结合自己多年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系统的阐述了自己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思考。他将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等各种思潮融通在一起,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传统思维方式、数学基本知识等方面论证了“马、中、西”三个方面资源融合的方法论和可能性。

陈克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道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学统,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政统。我们今天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既非复古、也非排外,而是基于中国土壤,用“”的思维做为指导,“吸收外来”的资源,将“三方面资源”融会贯通,通过“”的方式来表达,以中国人特有的道统、学统、政统的关联统一和知行合一来呈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看待西方文化?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赵逵夫教授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非常有价值。他系统论述了旧国学和新国学,综合中国历史上各种文化资源,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分析国学中的各种资源,把国学当中违背人性的东西剔除出去。

近年来,西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学科前沿和国家发展战略,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目前,该校党委已经成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出台了《西北师范大学重点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方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力推进理论工作的平台建设。

我们将以此次学术研讨会为契机,围绕学校发展定位和目标,把握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发挥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推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做出自己的贡献。”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