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化】水墨漫画:创新笔法中的陇上气质(图)

20.11.2014  14:00

    原标题:水墨漫画:创新笔法中的陇上气质

李鼎元获国际金奖作品《播种》。记者 李辉 翻拍

李鼎元在创作。

    中国画的技艺融入漫画元素,其内涵大为丰富,“似与不似之间”是其传神的精髓;漫画融入中国画技艺,其品位大为提升,在欣赏与思考之间感悟人生。

    当宣纸、毛笔与漫画结合,水墨漫画这种新的创作方式,让中国画与漫画,让中国与世界进一步融合。

    宣纸漫画问鼎国际金奖

    1995年,“李鼎元”的名字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这个世界上唯一地跨两个大洲的大都市,被人们熟知起来。

    这源于当年在此地举办的第十五届国际漫画展,兰州画院国家高级美术师李鼎元题为“播种”的水墨漫画作品,斩获金奖。

    “尝试水墨漫画的人很多,获国际大奖的独此一人。”著名漫画家曹昌光说起这位老友,既自豪更欣慰。

    在李鼎元看来,“外国鉴赏家首先是被中国宣纸和毛笔的魅力吸引了”,正是这两样凝聚中国风的元素成就了他。另一个因素,就是他所融入的——幽默。

    李鼎元说,他想寻求国画的创新绝不是心血来潮。因为从小研习中国画的缘故,他早就谙熟了毛笔和宣纸的造物之美,“国画在表达上还是有未尽之处,特别是面对苍白平乏感的时候,画家的内心是极想赋予它灵魂的”,但这灵魂是什么?

    这个困惑更像是一次集体的无意识之旅。

    上世纪80年代,漫画家们开始以水墨漫画为名,尝试一些小型展览,建立水墨漫画笔会研讨画艺。经过十年磨一剑,1992年,《工人日报》和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在北京举办了全国性的《水墨漫画展》,这是第一次以民族画法为题的创作检阅。

    漫画的民族画法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华君武、方成等前辈艺术家及中青年画家的共同推动下,开始彰显活力。

    而恰逢此时,同样在探索国画创新之路的李鼎元,也遇到了转机——一套由鹦鹉、老鹰、公鸡、丑小鸭组成的“四条屏”创作完成。按照国画四条屏的形式,李鼎元分别选取4个典型的动物形象作为主人公,每幅画又配上相应的文字寓意人类性格中的缺陷。该组加进了漫画内涵的作品一经问世,即被《光明日报》选用并刊登,一时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诸位专家学者的认可。“水墨漫画就这么搞起来了”。

    这之后,李鼎元收到的国际邀请函络绎不绝。1997年,李鼎元又画了一幅水墨画,参加了在韩国举办的第七届国际漫画展,得了铜奖。

    “这次画的是一个人骑着骆驼在沙漠中行走,沙漠其实是由数以千万计的小汽车组成的。交通工具虽然发达了,人和人看起来近了,但实际是缺少沟通,变得更孤独了,就像在沙漠里一样。”李鼎元指着画面逐一解读。

    随着一次次在国际大赛上的磨砺和交流,李鼎元更加坚定地选择了水墨漫画的方向。

    “外国油画画得非常真实,引入比例、黄金分割等自然科学的概念。但中国画讲传神,讲‘似与不似之间’。因此,中国画欧洲人不容易看懂,而引入漫画大家就能理解。”李鼎元说。也是基于对这样一个跨越国界、语言、文化的解读,李鼎元的宣纸水墨漫画每每在铅笔、钢笔表达的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

    此外,他的水墨漫画曾在比利时、南斯拉夫、伊朗、日本、波兰、罗马尼亚、巴西等国展出并被编入画册,被编入《中国当代漫画家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