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为甘肃经济注入新活力
8月17日,从省旅游局传来消息:今年1至7月,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916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5.3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7.2%和28%。更令人振奋的是,进入7月旺季以来,我省旅游市场异常火爆,全省单月接待游客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36.5%和40.3%。
从全国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旅游形势呈现总体稳中有升的局面,国内旅游人次增长9.9%。甘肃旅游较之全国以及增长较快的西部来说,均处于领先地位。
无疑,甘肃旅游的“优异表现”,为正处于下行压力中的甘肃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信心。
机遇叠加掀起旅游发展热潮
今年以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国家围绕丝绸之路主题谋划开展了一系列经济文化旅游活动,氛围日益浓厚,丝绸之路旅游热已经形成,为甘肃旅游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可以说,抓旅游已然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去年12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将旅游业提到了关乎适应经济新常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地位。提出将我省建成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和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由此吹响了我省建设旅游产业强省的集结号。
同时,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在进一步明确促进旅游业发展举措的同时,决定由省财政连续三年每年预算安排1亿元资金,作为省级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的引导资金,三年融资30亿元加大旅游投入,促进我省旅游业跨越发展。
此后,各地纷纷响应,积极创新举措、加大投入,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旅游发展政策,全省上下掀起了旅游发展新热潮。
金昌市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撬动旅游产业发展;
嘉峪关、张掖、金昌开通旅游包机、专列,制定包机专列的奖励政策;
敦煌市投资1000万元,组建敦煌智慧旅游公司,开展网上旅游精准营销和服务;
甘南、临夏等地积极改善旅游基础条件,甘南在草原公路沿线修建了16个观景台,方便自驾游客停车观景;
……
与旅游密切相关的行业也迅速行动起来,逐渐形成了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强大合力。
旅游交通大为改善。今年,兰州、敦煌开通了国际口岸,我省至主要客源地的国际航班及旅游包机航线升至10条,同时加密增开了与国内主要客源地的航班航线,极大地提升了我省与境内外主要客源地的直达能力与便捷程度。兰新高铁的开通,使原来的出行时间缩短了近一半,“乘高铁游丝路”成为我省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又一品牌。与此同时,今年春陆续开通的“嘉峪关方特号”“金张掖号”“天马号”等7条旅游专列大大改善了我省旅游交通环境。
旅游投资大幅增加。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共建设旅游项目681个,总投资244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00.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总投资增长61.2%,实际完成投资增长40.3%。
甘肃旅游正在发生的变化,让很多人感同身受。北京行知探索文化发展集团副总裁曹霞长期在我省运营文化旅游项目,她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甘肃的旅游投资环境比过去好多了,能够深刻感受到甘肃发展旅游业的决心。”
节会带动“流动的景区”渐成规模
举办旅游节会,可以说是近年来甘肃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总结出的一条成功经验。
通过前四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的举办,甘肃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精品丝路·绚丽甘肃”的旅游形象深入人心,节会拉动旅游增长的效果日益凸显。
今年,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层面向西开放的常设性节会,在这一背景下,第五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呈现出规格更高、规模更大、突破更多的特点。
旅游节期间,除“国际范儿”十足的开幕式外,我省还举办了境内外“双百”旅行商丝绸之路行、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展览会等一系列实效性极强的主题活动,起到了聚集人气、促进交流、刺激消费、开拓市场、拉动经济的作用。
据统计,6月15日至7月15日旅游节举办的一个月内,全省各地共举办各类旅游推介及项目对接活动300多场,举办各类旅游商品展35场次,展团达到405个,参观及购物人次达到120多万人次,总销售额达到4.67亿元。节会期间全省签约旅游项目267个,签约金额1356亿元,与去年相比,签约金额增幅21.8%。全省共接待游客近187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3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4.9%和25.4%。敦煌、嘉峪关、张掖、甘南等热点地区出现了一房难求、一票难求、一车难求、一导难求的井喷现象。
节会期间,各地共举办了340项各类活动,其中涉及文化92项、体育43项、商贸25项、农林17项,促进了旅游与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催生了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科技旅游、生态旅游等新业态,拓展了旅游业发展空间,延伸了旅游产业链条。
此外,连续多年举办的环湖赛、公祭伏羲大典、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张掖露营大会、金昌青少年夏令营等大型节庆赛事活动,极大地提升了旅游吸引力和美誉度。以环湖赛为例,今年环湖赛天水绕圈赛现场观众达27.7万人次,拉动经济消费1.4亿元,其中,旅游业产生的直接消费为2900余万元。
这些丰富多样的节庆赛事活动,既是甘肃最为独特的“流动的景区”和“活化的景点”,更是吸引游客参与、扩大旅游消费、促进产业联动的有效载体。
文旅融合旅游品质显著提升
8月15日,全球首部大型沙漠实景演出《敦煌盛典》在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精彩上演。
《敦煌盛宴》演出打破常态的观演关系视角,将观众席设立为360度旋转功能,通过观众席与舞台表演的不断旋转更替,加强观众的观赏体验感,并配合洞窟包裹式全景投影舞台、实景舞美造型、3D墙体结构投影、水幕影像等与舞蹈的编创设计融合,满足了游客的深度文化体验,弥补了敦煌旅游“旅长游短”“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短板,有效拉长了旅游发展产业链。
今年以来,我省持续加大大景区建设力度,更加注重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一些重点景区的“文化味儿”越来越浓了,吸引力明显增强。随着景区的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不断提升,游客驻足时间有效延长。
敦煌莫高窟数字中心自去年下半年建成开放以来,通过数字电影的表现形式,将莫高窟中精美绝伦的壁画和雕塑全方位逼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帮助游客获得高品质的参观体验,吸引了大量的普通游客,丰富了在莫高窟的游览内容,延长了游客在敦煌的停留时间。鸣沙山·月牙泉成功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基础设施和接待条件大为改善,7月接待游客同比增长61.2%。
今年“五一”开园的嘉峪关方特欢乐世界,首开西北最大的游乐主题公园先河。园内拥有各类文化科技游乐项目200余项,开业100天,接待游客51.5万人次,营业总收入超过1亿元。
张掖丹霞景区今年新建丹霞七彩小镇和民俗村,使丹霞景区容量和配套服务水平大为提升,7月张掖丹霞接待游客28.3万人次,同比增长74.4%。
一手抓景区建设,一手抓旅游产品,文旅融合是不变的内核。今年,全省各地依托当地旅游资源特色,适应不同层次游客需求,培育推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新产品。戈壁徒步、露营、漂流、登山探险、青少年励志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甘肃旅游。
今年以来,我省旅游出现了升温早、旺季增长迅猛、高峰持续时间长的新态势,我们也期待着这种新态势成为甘肃旅游的新常态。(记者秦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