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沐春风--山丹县丰富群众文化工作纪实

13.04.2015  14:06

    优美的歌声在广场上空回荡,秧歌舞、健身操随着音乐欢乐起舞,字正腔圆的戏曲唱段从人群中飘出……龙首广场、五彩山丹广场、南湖公园广场等地,只要天气好便热闹非凡,群众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纷纷登场,歌声、掌声和欢笑声响彻天空。这是山丹县大力繁荣城乡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缩影。

    近几年来,山丹县抢抓机遇,在加快提升经济“硬实力”的同时,不断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把传统积淀转化为现代动力,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了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

公共文化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如今,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了,业余活动的去处也多了。到文化站吼两嗓子、去广场上尽情扭扭跳跳,想‘充电’的到村农家书屋读书看报。每天心情舒畅,就能越活越年轻。”山丹县位奇镇位奇村村民周秉连乐呵呵地说。

    去年,山丹被确定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该县精心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创建工作全面铺开。目前,已建成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41个农家书屋,65个村级文化小广场,4个固定电影放映点。共组建“文化使者”团队21支,“文化使者”队伍达到619人。同时,通过政府主导、民间资金参与,先后开展农民春晚、千台大戏送农村、社火表演、书画摄影艺术展览、文化年货进万家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60多场次,受到群众普遍欢迎,集中展现山丹县群众文化活动风采。

群众文化活跃城乡大舞台

    “欢乐的中国啊,笑逐颜开,盛世的中国啊,风流豪迈……”在清泉镇南湾村广场落成仪式上,一首首激昂高亢的歌曲、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在广场上空交织回荡,群众唱啊、跳啊,脸上洋溢着舒心的笑容。

    有了高标准的文化娱乐设施,该县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并重、政府引导扶持与乡村联动并举,积极开展戏曲、舞蹈、相声、快板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及民俗、广场、节庆文化,以“百姓舞台·开心广场”,快乐老乡、“焉支情·家园梦”等群众性文艺活动品牌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让文化成果切实惠及人民群众。同时,全县大型文化盛事不断,成功举办第五届焉支山旅游文化艺术节暨甘肃省首届焉支山民歌大赛、山丹最美大妈评选、迎国庆文艺演出、山丹老照片展览、“大美张掖”全国书法作品展等活动50多场,承办甘肃省“百姓文化广场”下基层惠民演出、全市首届文化馆书法美术展等。并举办以乡镇为主导的各类文艺汇演、舞蹈大赛群众文化活动、展览活动130多场次。

磁场”效应提升幸福指数

    春节前,该县文广新局副局长段猷远在编排春节联欢晚会时遇到了一件“烦心事”:每天有好几帮热心市民主动找上门来,展示自己创作的节目,“”着他要求上晚会。“我们春节联欢晚会到今年是第2届,第1届时就有一个村上的艺术团因不能上‘春晚’到县上上访,现在节目多的用不了也成了愁事。”段猷远乐滋滋地说。

    “群众是文化活动的欣赏者,也应当是参与者。吸引更多地人参与,才能更好地激发文化活力。”基于这一认识,该县创新形式,走品牌路线,打造了风格各异的群众文化品牌。注重发挥群众的原创精神,鼓励民间文艺爱好者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引导群众从“观众”向“演员”转变。目前,该县组建业余文化团体31个,专兼职文化干部30多名。 “百姓舞台·开心广场”品牌系列活动逐渐成为群众真正喜爱的文化节目聚集地和地方文化品牌,快板《六在家庭促和谐》、民间小调《绣荷包》、表演唱《夸官》、小品《卖羊》等群众自编自导的文艺节目,深受群众喜爱。(翟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