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化学者吁家庭教育重传统文化补位"情感沟通"
中新网甘肃新闻6月3日电 (艾庆龙)2日,由《视野》杂志主办的“视野家庭文学社”网络社区正式启动,该杂志编委会主任李恒滨及杂志总编、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名誉校长包国宪,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作家徐兆寿等文化学者在活动现场聚焦家庭文化,探讨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曾任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的李恒滨表示,身为家长,期盼学生成才,方式方法上更倾向于报名补习班,使孩子在学习学科知识上有一定进步,但在孩子全面发展过程中却远远不够。
6月2日,由《视野》杂志主办的“视野家庭文学社”网络社区正式启动,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作家徐兆寿在活动现场签名赠书。“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李恒滨认为,身为家长必须要清晰地认知,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将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家长要首先了解和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在和孩子沟通过程中,将‘所学’‘所感’进行良性传递。
“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徐兆寿坦言,随着孩子学习和升学压力逐年增加,家庭教育已呈现出“孩子至上”原则,尤其在物质方面最为严重,而家庭情感沟通渠道的缺失,使家庭教育重物质轻感情,致使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渐显式微。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阅读儒家经典书籍。”徐兆寿认为,现在,家庭中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而儒家经典书籍属人伦文化蕴含丰富,可借此进行家风的建设,促进孩子拥有才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品德。
《视野》杂志编委会主任李恒滨在致辞表示,身为家长必须要清晰地认知,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将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父母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也是人生启蒙的向导。”包国宪举例说,一个家庭中所有的成员不可能都从事同一种工作,但不乏见到这种情况,有些家庭成员工作中屡屡出现成绩、受表彰,而有的家庭中成员违法犯罪接二连三。这都与家庭教育主体有着很大的关系。
“我们学历低,在家庭教育方面给予更多的是物质保障,对于文化内涵和人格培养等没有重视过。”参加讲座的初中学生家长俞花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这次活动,让她明白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接下来的日子,要弥补之前过错,学会与孩子沟通,与孩子共同进步。
此次启动的“视野家庭文学社”是以中学生家庭为参与单元的文学网络社群。其目的是促使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使每个家庭因文学而变得更亲近,促使家长和孩子通过学习和沟通过程中,更好地保证孩子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可以多方面发展。(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