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花绽放陇原大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两周年综述

30.12.2014  09:44

文化之花绽放陇原大地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两周年综述

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是以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素材创作的。它歌颂了画工神笔张和歌伎英娘的光辉艺术形象,描述了他们的悲欢离合以及与波斯商人伊努斯之间的纯洁友谊。《丝路花雨》曾先后访问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深受好评,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 本报记者李小龙(资料图)

道教名山—平凉崆峒山。本报记者李小龙(资料图)

碌曲县郎木寺镇走进了“中国魅力名镇”前20名,郎木寺镇同时也是西北五省区唯一入围全国前20名的“魅力名镇”。本报记者盛学卿 (资料图)

时光如梭。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自2013年1月获批至今,已近两年。

在几百个日夜里,2600万陇原儿女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勇担中华文化交响乐的首席小提琴手,在祖国中心奏响了一曲曲雄浑壮美、铿锵有力的华夏文明建设之歌。

高起点总部署聚民心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承载着国家责任,肩负着发展使命。甘肃省高瞻远瞩,着眼高起点,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作为“一号工程”,省上主要领导亲自抓,精心安排部署,全程指导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有效机制,力求发挥“甘肃特色”,续写文化辉煌。

2013年3月29日,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出席,甘肃省各部门、14个市州主要负责人到会,集甘肃省之力推动“文化航母”起航;

2013年5月,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成立,省委书记王三运、省长刘伟平任组长,为“文化航母”把舵;

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相关工作;省人大省政协鼎力支持,积极建言献策,为“文化航母”保驾护航;

各市州全部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任双组长的协调推进领导机构,细化任务、强化措施,为“文化航母”助力扬帆……

在甘肃历史上,甘肃省上至省委省政府、下至各市州各县区全部作为“一号工程”,由“一把手”统筹实施,2600万陇原儿女同心共建的战略工程屈指可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旨在“探索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实现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美丽愿景,自然被“高看一眼”。

当然,高起点不只体现在组织形式上。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能落地甘肃,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壮举,甘肃省高屋建瓴、顶层规划,一盘棋布局“战略平台”:

先是正式印发《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既全面回答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何建设,建成什么,如何建设”的系列问题,又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定战略、指方向、明路径”。

随后迅速出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方案》,绘制“一带三区十三板块”宏伟构想,确定总体思路、基本要求、重点任务、方法步骤和工作责任;之后,又群策群力,先后出台《华创区十三板块分方案》《华创区建设项目、活动、奖项对接工作指南》等系列文件、规划和实施方案,细化任务,靠实责任。同时,以“工作指南”形式,详列具体项目、活动以及奖项对接事宜,使各地、各部门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既有章可循,又有具体抓手。

借智慧建平台夯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甘肃省从基础着手,以战略眼光和前瞻思维,着力搭建“三大战略平台”,筑牢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座国家级、地标性“文化大厦”的基石,为“文化大厦”拥有更高的高度和更大的承载力奠定坚实基础。

首先,盘清文化资源家底,依靠丰厚的文化宝藏,做“心中有数”的发家致富人。

众所周知,甘肃文化资源广博丰厚。但不可否认,长期以来,或因对文化资源“家底”不清、不细、不熟,或因对文化资源类别、级别、形态和价值不甚了了,导致无序开发、“涸泽而渔”等令人扼腕的现象不时出现,甘肃文化发展也未能跳出“短板”困境,甘肃人民更未能依靠丰厚文化资源发家致富。

跟头”不能栽在同一个石头上。

2013年5月21日,甘肃省文化资源普查和分类分级评估工作全面启动,以具有世界影响、国家价值、显著特色、不可替代、具开发潜力的代表性文化资源为重点,用两年时间,全面普查、盘清、评估认定甘肃省文化资源类别、级别、形态和总量,最终建立《甘肃省文化资源名录》和《甘肃省文化资源分类分级名录》,建立甘肃省大型电子文化资源数据库,向社会免费开放。

2014年5月12日,甘肃省文化资源普查平台正式上线,共盘摸出1.86万项省级及省级以上文化资源,形成数百万字的汇总资料。

其次,搭建学术智库,“智力”开发文化资源,实现产量、产值、产能的最大化。

甘肃省与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搭建学术支撑平台,根据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十三板块’,外加法律组,共形成14个专家组。每个专家组确定2位首席专家,由28位首席专家与177位分领域专家组成专家库。”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于小鹏告诉记者,这些专家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度研究,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这两年,甘肃省围绕弘扬丝绸之路文化、敦煌文化的现代复兴等主题,先后成功举办首届丝绸之路论坛、丝绸之路文化峰会、太湖文化论坛兰州研讨会等大型活动,无不得益于学术支撑平台和专家力量。

再次,搭建投融资平台,打破文化产业规模小、融资能力差等瓶颈,为甘肃省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既“输血”,又“造血”。

2013年6月25日,省委省政府整合国有文化资产,组建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放大效益和杠杆作用。之后,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先后出资2亿元成立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担保公司,出资1.2亿元成立省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通过资本运作,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实现了甘肃省文化产业担保业务从无到有的历史跨越。

求突破 抓重点 促转型

敦煌,享誉世界的丝路明珠。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甘肃省以敦煌为突破口,历时一年、九易其稿,精心编制了《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绘制了一份具有示范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范本。

截至目前,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各项建设任务取得实质性进展:敦煌航空口岸被列入2014年度口岸开放审理计划,敦煌文化产业园区主干道路先行用地手续已获批,敦煌文化发展投资基金已完成名称核准,敦煌丝路文化产业基金已进入审核阶段,敦煌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智慧城市平台、世界敦煌学中心、博物馆聚落等战略工程顺利推进。

在坚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整体推进的过程中,甘肃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仅2013年,国家部委向甘肃省下达文化项目经费8.8亿多元,其中国家文物保护部门安排专项经费5.7亿元。同时,甘肃省深入推进申遗等重点工程,促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喜讯: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历时8年、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这一天,世界文化遗产大家庭新添甘肃省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玉门关遗址5名成员;甘肃省世界文化遗产点也由2处增至7处,与北京并列居全国第二。

申遗之外,这两年,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亮点频现,颇具“中国范儿”:

——认真贯彻落实刘延东副总理关于陇东南先秦文化保护的多次批示精神和省委书记王三运、省长刘伟平的批示要求,完成《陇东南地区先秦文化资源调查评估报告》,启动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重大项目。

——甘肃省10处大遗址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会宁、南梁、两当3个党史教育基地列入国家级教育基地;皋兰什川梨园被吉尼斯认证为“世界第一古梨园”,同时与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技部依托敦煌研究院组建“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对外运营,以全新的预约模式和“数字体验+实体洞窟”的双重参观模式,跨入“数字敦煌”新纪元。

——策划实施以建立不同投资主体、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博物馆为主的“历史再现”工程,到2020年,使甘肃省各类博物馆总量达到1000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总量达到6000处左右,由文化遗产资源大省转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强省。

创精品 广惠民 泽农家

纪录片《陕甘星火》入选“第20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长片十佳作品”,电影《云中的郎木寺》获“第六届欧洲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优秀原创故事片影片大奖,电影《甘南情歌》、陇剧《西狭长歌》、歌曲《老百姓的爱》入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甘肃省著名诗人、甘肃日报社《兰州晨报》记者叶舟先后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四届汉语文学女评委奖”大奖……

这两年,甘肃省全面实施“十个一”文化建设工程,实施“纪录片大省”“敦煌画派”“西风烈·绚丽甘肃”原创歌曲、“西部影视剧本工程”等品牌建设,促进文艺精品不断涌现,获奖喜讯不断传来,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甘肃省不仅首次系统抢救出版了甘青川民间苯教文献的重大学术工程《甘肃青海四川民间古藏文苯教文献》,该书还首次作为国礼,在李克强总理出访英国时赠予牛津大学波德林图书馆。

公共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在“惠民”,落脚点也在“惠民”。

这两年,甘肃省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通过加强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文艺院团“一院一场”建设,蓬勃开展“千台大戏送农村”“图书漂流”等主题流动文化服务项目,继续实施广电“户户通”、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着力完善文化事业“1551”发展构架,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文化惠民落在实处。

2014年,甘肃演艺集团与兰州银行还首开先河,开创“银艺合作”新模式,举办“兰州银行之声”惠民演出年,以10元、20元的低票价演出甘肃省文艺院团近20年来的55台优秀精品剧目,让广大老百姓直呼“过瘾”。

此外,甘肃省各地整合并投入资金2亿多元,省财政统筹整合中央农村文化专项资金3000万元,为甘肃省1228个乡镇购买5000场公益性演出,将文化惠民“普及化”。

普及化”还不够!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过程中,甘肃省还特别“偏爱”农民群众。

先于2013年8月,依托覆盖甘肃省的农家书屋和新华书店发行网点,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文化集市”,打造农村“富民”产业,探索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截至今年11月份,甘肃省文化集市销售额达2.63亿元,参与生产的农民群众达13920人。

后于2013年11月21日,启动甘肃省“乡村舞台”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16023个民间自办文化社团。截至目前,已撬动甘肃省各级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2.76亿元,在甘肃省14个市州、4842个行政村建设“乡村舞台”,“搅热”陇原乡村广大农民文化生活。

广招商 深融合 大发展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如一把“金钥匙”,为长期守着文化“富矿”却过着“穷日子”的甘肃,打开文化富民的大门,促使陇原文化产业节节攀升。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这两年,甘肃省借助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块“金字招牌”,利用深圳文博会、兰洽会等节会平台,举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深圳、香港、澳门宣传推介活动,实施“大招商招大商”工程,使甘肃成为文化“投资热土”,先后成功引进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深圳华强科技集团、中广集团等一批实力雄厚的文化企业来甘肃省投资。2013年,甘肃省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实质性签约合同金额达1545.3亿元;今年仅前三季度,签约合同金额达1490.76亿元,到位资金达185.59亿元。

沙漠戈壁、名刹古堡、草原绿洲、丹霞地貌、冰川雪山、红色胜迹……甘肃地处西部,却几乎囊括所有类型的景观。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历史机遇,甘肃省以丝绸之路甘肃段重点城市为依托、旅游精品景区为核心、周边知名景区为辐射、大景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迎来甘肃省旅游业的“美好时代”。

2013年,甘肃省接待国内外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0亿元;2014年前三季度,接待游客与旅游综合收入以1.06亿人次和660.21亿元的数字,双双再创新高,同比增长分别为24.8%、25.4%。

甘肃省乘势而上,编制《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大景区总体规划纲要》,分两步走,到2020年建成百里黄河风情线-锦绣丝路园、敦煌莫高窟-月牙泉、拉卜楞寺-桑科草原等20个大景区;同时,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优化整合联动线路体系,形成精品丝路游、黄河风情游、华夏寻根游等6条主题线路,打响“精品丝路·绚丽甘肃”旅游品牌,雄心勃勃向着甘肃省年接待游客达3.6亿人次,旅游年综合收入达2500亿元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同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一样,甘肃省还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在“数字敦煌”、智慧旅游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在全国率先研发出百亿级像素的文物三维实景采集机器人“敦煌小子”,用数字化技术还原文物和文化遗产,以科技助力文化产业;此外,加强文化与金融、文化与体育、文化与中医药等行业的广泛、深度融合。与此同时,甘肃省着力推进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夏河藏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合力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2013年,甘肃省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05.8亿元,增速35.6%;2014年继续保持快速上扬态势,仅前三季度,甘肃省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达87.56亿元,增速达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