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业渐成丝绸之路人文交流新引擎

18.09.2016  19:34

    新华社兰州9月17日电(记者张文静 曹槟)夜幕降临,在敦煌市沙洲夜市从事木雕画制作的申洪杰又开始了忙碌,惟妙惟肖的壁画故事,再加以精雕细刻的艺术刀法,他的作品最受游客青睐。

    从2004年起离开湖南老家扎根敦煌,十多年来申洪杰一直用刻刀在木板上记录着敦煌的石窟壁画、彩塑和大漠风情。

    在他的四周,100多个工艺品摊位沿街一字排开。木雕画、胡杨木篆刻等富含敦煌文化元素的手工艺品吸引着大批游客驻足选购。

    在申洪杰看来,游客对敦煌和丝路文化的日益了解和喜爱正是艺术家的创作源泉。去年他的销售额达到了100多万元,作品先后销往美国、韩国、日本等地。

    在距离丝路重镇敦煌1000多公里外的甘肃省定西市,一家名为“艺梅”的民间文化艺术品公司也加入到文创队伍中来。

    公司负责人景爱琴介绍,公司产品以剪纸和刺绣展示中国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悠远的民族文化,让海内外大众更直观地认识中国文化。公司的客户不仅有国内爱好者,还拓展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两年来,公司在英国和南非设展时,所有作品被一抢而空。

    在文创企业家眼里,丝绸之路从来都不仅仅是一条商贸通道,更是一条文化之路。

    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明确要开展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当前,挖掘丝路文化内涵、培育丝路文创产品,让文创产品成为丝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的新引擎,不仅是个人和企业在行动,越来越多政府部门和机构也将其视为使命,以不断加深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为区域合作奠定基础。

    敦煌研究院专门成立了文化创意研究中心,主动和创意机构、设计师合作,推出相关产品。其中,“一带一路画敦煌系列涂色书”一年销量已达6万册。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认为,借助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创产品,能够以更贴近公众的方式传播、弘扬敦煌文化。

    今年,甘肃打造了2016新版《丝路花雨》。这台全新的舞剧表演将在9月20日举办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展示。

    记者了解到,《丝路花雨》诞生已37年,先后出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演出2800余场。新版《丝路花雨》旨在用舞台艺术的形式去呼应“一带一路”构想,去呼唤世界人民所共同追求的和平、发展、友谊、交流的时代主题。

    甘肃省政府数据显示,2015年,甘肃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5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31%。

    中国多个省市的政府、企业和民间爱好者正搭乘“文化高铁”,把历史文化资源衍生出可视、可感、可体验、可消费的文创产品,向国内和丝路沿线国家不断传播丝路文化和精神。

    近年来,陕西、宁夏等地也在巧打“丝路牌”,打造《张骞》、《月上贺兰》等精品剧目并推广演出,寻求与丝路沿线国家人民达成文化共识。

    业内人士指出,文创产品已成为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桥梁,以文为媒,将有力带动沿线国家经贸、科教等领域的合作。(完)

( 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