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本报讯】10月10日,省委通报了关于中央第一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14年3月27日至5月27日,中央第一巡视组对我省进行了巡视。7月6日中央巡视组向我省反馈了巡视意见。省委高度重视中央巡视组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把整改落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切实加强,明确责任分工,按照分类推进、标本兼治、举一反三、务求实效的原则,严肃认真地进行了集中整改。目前整改工作健康顺利进行,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至8月省管干部立案11人
关于省属国有企业、矿产资源腐败问题反映强烈,一些重大工程项目违规操作损失巨大,存在腐败隐患,对扶贫资金使用监管不到位,违纪违法问题多发的问题。我省加强对企业重大事项运作情况的审计检查,审计发现的38个问题中,有15个已整改到位,17个正在抓紧落实,3个正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还有3个需要长期抓好整改。同时在全省组织开展惠农资金管理使用专项整治活动,集中4个月时间查找和纠正涉农补贴、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扶贫、防灾救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惠农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虚报冒领、恶意套取、挤占挪用、优亲厚友等问题。目前各市州、各部门正在对重点整治问题进行自查自纠。
针对省纪委对举报的省管干部问题线索查核不够,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对近年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问责不够的问题。我省突出办案重点,集中力量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中央巡视组移交的省管干部问题线索已初核43件、立案4件;转交市县和省直部门办理的问题线索已初核874件、立案118件。今年1至7月初核违纪线索、立案、结案、处分人员数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29%、119.2%、103.3%、153.4%。今年1至8月省管干部立案11人,特别是7月以来省纪委相继对省工信委副巡视员刘保平、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杨映祥等省管干部涉嫌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
针对一些重大工程项目违规操作损失巨大,存在腐败隐患的问题。我省研究制定了《重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办法》和《工业和能源工程建设项目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招投标工作的意见》、《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共享和诚信记录平台的实施意见》两个配套制度。加强重大项目前期管理,重大建设项目严禁边设计边施工,按照批准的可研报告及投资估算控制设计,规范项目审批。加强重大项目实施管理,将监督管理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规范重大项目建设程序,强化项目投资控制和招投标管理,防止随意变更设计、严控超概算超支出,从制度上堵住管理漏洞。
省级干部住房清理12月底前完成
关于公务接待费使用违规支出问题。对相关责任人已作出处理。修订印发了《甘肃省省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制定公务接待实施细则,完善公务接待开支管理办法,加大对公务接待支出的监督检查力度,切实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支出。今年以来,再未发生违规问题。
关于领导干部违规多占住房问题。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甘肃省省级领导干部清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甘肃省省级领导干部住房清理办法》,首先开展省级干部多占住房的清理工作。目前,省级干部住房情况已开始申报登记,清理工作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全省厅级及以下干部违规多占住房清理工作,在2015年6月底完成。
针对个别地方违规长期借用外单位超标车、动用财政拨款购置超标越野车、在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专项治理期间未按要求清理的问题。经省政府督查组实地督查,相关责任人和单位已分别作出了书面检查。违规公务用车按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置,借用的公务用车已退还原单位,其余的进行了公开拍卖。共查纠公务用车专项治理中纠正不到位的各类违规车辆181辆,已按相关规定区分不同情况处置141辆公务用车。
超职数配备干部已消化836名
针对巡视组指出的省、市两级政府超配副秘书长,部分市(州)和省直单位配备各类助理,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等问题。今年7月,省政府已消化了2名副秘书长,市州已消化了7名副秘书长,拟于明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消化。同时,要求市州举一反三,严格按政策规定配备四大班子副秘书长,严禁超职数配备;同时,目前已消化10名超配的助理,剩余8名力争年底完成消化。今后将严格执行中央有关政策规定,在市州政府和省直单位一律不再配备助理职务。
另外,我省超职数配备干部4541名。各级组织人事部门采取专项整治、取消干部“切线”政策、调整岗位、退休减员等措施,积极开展清理消化工作。
目前,已消化836名,整体消化工作按中组部要求于2015年底基本完成,2016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我省734名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2名退休中管干部兼职清理工作已完成;156名省管干部中已有49名完成清理,92名可以兼任的已按政策规定全部进行了备案审批,其余15名干部正在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576名县处级及以下干部中,358名已经完成清理,占62.2%,对211名按政策规定可以兼任的全部进行了备案审批。中央巡视组反馈7个具体问题都已严肃查处针对省国土资源厅、玉门油田有关负责人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已经对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宋史刚、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马秉虎(省国土资源厅原副厅长,正厅级)等涉嫌滥用职权、受贿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立案侦查。省纪委对玉门油田分公司原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杨国玲,玉门油田分公司原副总经理孙卫东等人的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并移送检察机关。
针对兰州市北环路二期工程有关问题。省委联合调查组调查表明,该工程在前期准备工作不足的情况下开工建设,严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存在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的问题,线路调整造成一定损失。目前,正在按程序落实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针对我省交通建设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省纪委对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杨映祥(正厅级)、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长谈应鹏(原省交通运输厅工程处处长、天定高速项目办主任)、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志勇(原省交通运输厅工程处副处长、天定高速项目办常务副主任)、省交通运输厅工程处处长张巨彪(宝天高速项目办主任)已立案调查。
针对古浪、西和、广河三县违规管理使用扶贫资金的问题。对国家审计署审计发现的古浪、西和、广河三县违规管理使用扶贫资金的问题进行了查处,处理相关责任人159人,其中党纪政纪处分72人,诫勉谈话48人,组织处理39人。移送司法机关16人,已追究刑事责任7人。
针对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组织专项工作组对2013年6月审计机关审计发现的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进行了全面彻底回查,对存在个人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的169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17人、诫勉谈话51人、降低基本退休金1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针对兰州新区29个BT工程违反招投标规定的问题。责成兰州市政府和兰州新区严格审核BT项目合同,对已经签订的BT项目合同进行全面清理,严格审核;全面搜集各类已实施完毕BT发包项目的相关信息资料,严格按照规定和标准进行审核,合理确定回购价格;对29个BT项目中已完工部分的工程量进行审计核实;从兰州新区项目建设审批、政府投资项目监督、资金监督、工程建设招投标、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综合考评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项目管理的制度办法;兰州新区范围内所有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水利工程、土地整理招投标和政府采购,一律进入新区新建成的公共资源交易局进行交易,并加强交易活动的监督管理;加大质量安全整改力度,下发整改通知39份,整改37项,处罚监理单位27家、施工单位27家。同时,查清存在问题并进行延伸核定,一旦发现项目建设中违纪违法问题,相关部门及时介入,认真调查,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针对金川集团公司投资广西防城港镍铜冶炼项目的问题。经省专项工作组核查,金川集团公司2009年未经省政府国资委批准,擅自在广西防城港启动建设镍铜冶炼项目,之后又不执行省政府决定,擅自更改项目建设内容,确属违规建设。现已责成金川公司向省委、省政府作出深刻书面检查,并在全省通报批评。要求金川公司继续抓好防城港项目,把安全、环保、质量放在首位,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推动项目尽快达产达标,确保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同时,在进一步调查核实相关事实的基础上对项目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省委将按照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意见继续抓好整改,做到目标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措施不软,全面落实“两个责任”,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强化整改成果运用,逐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性体制,促进我省广大干部廉洁从政,促进我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新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