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专注提案21年 数字敦煌梦成真

09.03.2015  14:20

  专注提案十一年 数字敦煌梦成真(图)

  樊锦诗。广州日报记者 乔军伟、苏俊杰 摄

  樊锦诗一生奉献给敦煌文物保护事业

  全国政协委员、原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今年77岁高龄,她把52年都奉献给了敦煌莫高窟,被人们称为“敦煌的女儿”,网友习惯在她的名字后面加上“先生”二字。作为22年的老委员,她花了11年关注数字敦煌的建设,去年,敦煌数字中心终于竣工。昨日,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樊锦诗说, “莫高窟的保护、管理、研究没有尽头,只有不断探索。虽然待了52年,我不过是一个过客,要不死我还会待下去”。她说,有些地方的景点,游客买了票,给别人随便讲解,有的事情是传说,有的事是胡说,讲完就把游客打发走了,“这个不行”。

  文/广州日报记者 王鹤、刘幸、廖靖文、何瑞琪

  樊锦诗是22年的老委员,2003年,她曾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提交了一件《关于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议》的提案,这件提案事关敦煌文物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案提交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多位国家领导人和部委负责人先后作出了重要批示。经过反复的技术验证和调研,2007年底,国家发改委通过了《关于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正式立项。2008年底,总投资2.6亿元的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正式开工。通过樊锦诗11年的持续关注,2014年,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竣工。数字中心开放后,游客通过网络预约、自主选择、线上支付,先领略一场艺术数字电影,再入洞窟实地游览。“莫高窟单日游客最大承载量由3000人次增加到6000人次,达到文物保护和开放利用的双赢。”樊锦诗充满喜悦和期待,“从保护、研究到展示,数字技术都有广阔的利用空间。”

  “我不太会用电脑,电脑只会打字,”樊锦诗笑着说。正是这个只会用电脑打字的老人想到了用数字化保留敦煌的精彩。樊锦诗说,数字敦煌的进度是慢工出细活,一幅壁画要用轨道固定相机拍摄,一面墙可能要几千张照片才能拼起来,“有的时候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把虎头按在牛头上。”

  拍下来的照片会变色,红色会变紫色,需要用软件进行还原。“科技进步了,很多技术可以实现了,”樊锦诗说,敦煌很早以前就考虑以档案的形式保留下来,但当时都是用柯达胶片拍摄,照片有色差无法调整,以前做的很多记录工作现在都要重新再来,她现在正一个窟一个窟地进行拍摄记录,目前数字化档案的工作尚未完成50%。

  数字化档案是预防性的措施,而敦煌莫高窟日常还要不断对壁画进行修复。“这些年总有人问我修好了吗?”樊锦诗形容壁画就像是一个高龄老人,可能这个月生病了,需要住院治疗,病好出院了,可不久又有可能生病继续住院,“你能说他身体好了?”莫高窟壁画也是这样,因年代久远,游客众多,一些壁画总在不断出现问题,出现问题就需要修复。

  除了修复,莫高窟也采用了预防性措施,每个洞窟都有探测仪器,每位解说员进入就会自动记录洞内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达到一定峰值就报警,洞窟就要临时关闭,让它休息一下,第二天再开放。

  樊锦诗:

  我不过是敦煌的一个过客

  樊锦诗今年77岁,作为上海人,当年她服从分配到了敦煌,一待就是52年,被人称为“敦煌的女儿”,她的孩子目前都在上海。被问到退休以后的打算。樊锦诗说,“我退休以后还会在敦煌,只要我走得动,我就还想在那儿。”

  “上海我会回去,孩子们也劝我回去,目前来说我不爱去,现在喜欢在敦煌住,习惯了。”樊锦诗说。

  “莫高窟的保护、管理、研究没有尽头,只有不断探索。虽然待了52年,我不过是一个过客,要不死我还会待下去”,樊锦诗说,“不敢说我做的都对,我也有遗憾,但有一条,我觉得我尽了力,尽了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