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迎宾宴”重现丝路古道 古代佳肴一一亮相
原标题:“敦煌迎宾宴”重现丝路古道
“中国旧石器时代的饮食文化从甘肃开始”“民乐县东灰山发现的碳化大麦、小麦、高粱、粟、稷将小麦种植的历史推到5000年前,五谷在当时已经全部出现。”“汉魏时期,敦煌人不仅吃烤鸡烤羊烤牛肉,面食也是当地重要的食物品类”。9月23日,首届丝路文博会活动之一的敦煌饮食文化论坛暨第五届丝绸之路与敦煌饮食文化论坛高层论坛在阳关举行,现场还再现了敦煌悬泉汉简中的“康居王使者入关”仪式,丰盛的“敦煌迎宾宴”重现于丝绸之路古道之上。
旧石器时代 甘肃出土以饮食器具为主
甘肃是中国最早出土旧石器遗物的地区。甘肃远古文明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器、骨器、陶器、青铜器大多与生活有关,其中分量最多的是日常实用品,尤其以饮食器具为主。据悉,旧石器晚期遗址在甘肃有20多处,同时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石器和石制品,发掘和采集到的石器有石核、石片、刮削器、砍伐器、石球、尖状器、石锤等多种样式。
上世纪80年代,民乐县东灰山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麦、小麦、高粱、粟、稷等五种炭化籽粒,在天水的遗址中则发现了水稻的遗存。同时,在马家窑遗址中发现了大麻籽,敦煌马圈湾汉墓中出土过豌豆。西北师范大学敦煌研究所所长李并成表示,这些无不说明到新石器时期,甘肃先民所食用的粮食已是五谷俱全。
汉魏时期 甘肃人就吃烤鸡烤羊
“居延汉简里面关于饮食的记载很多。有一条说,出鸡十只,凡十二人,其九人再食,三人一食。根据大量的文物、壁画判定,长罗侯和他的随从吃的这顿饭,很可能为烤炙的鸡,就是烧鸡。”兰州财经大学教授高启安以“汉魏河西人吃什么、如何吃?”为题,谈到了历史上河西走廊饮食中的许多细节。
谈到羊肉的吃法,高启安认为当时主要是烤制为主:“当时河西的烤肉原料主要是羊肉,而且以山羊为主要原料。当时羊肉的吃法主要是串炙(串成肉串烤制)和烤肉片。在河西走廊出土的画像石、画像砖图像中有许多这样的呈现。从这个角度来说,烤肉应该是当时人们观念中比较精美的饮食方式和饮食种类”。
敦煌迎宾宴 古代佳肴一一亮相
论坛中,还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敦煌迎宾宴”,石烹黑水鱼、敦煌羊腿、西域珍菌全鸡、“九色鹿”“月牙泉”“丝路驼铃”等以敦煌文献为主要依托创新制作的古代佳肴一一亮相,再现了汉简中记载的“康居王使者入关”仪式。
“敦煌迎宾宴”是甘肃敦煌学学会副会长、敦煌饮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长安以敦煌文献、遗书、壁画为依据制作出来的。赵长安说,“敦煌迎宾宴”再现了西汉时期的饮食文化。敦煌是“西域三道”交汇的枢纽咽喉,与西域各民族多有往来,由此各民族也将他们的饮食、口味、烹调手法带到了敦煌。
( 编辑:王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