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文献里的"白露":香甜葡萄见证中西"交流"
中新网兰州9月8日电 (记者 崔琳)9月8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敦煌研究院当日梳理解析石窟文献里的“白露”表示,敦煌种植葡萄、食饮葡萄的历史由来已久,且香甜葡萄亦是见证中西“交流”的痕迹之一。
每年的农历七月底八月初,秋气愈重,只要待到每日太阳归山之后,白天的热气就会很快消散,拂面的风便有了怡人的清爽。夜间,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露珠,附着在草木上,洁白无瑕、晶莹可爱,便有了古籍中的“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隋唐画匠将葡萄绘进敦煌壁画,各种各样的葡萄纹饰,成为敦煌壁画的经典图案、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莫高窟第322窟中缠枝葡萄纹边饰。 敦煌研究院 供图 摄“白露下葡萄,秋分打红枣”,民间认为白露时节的葡萄最香甜。而敦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明显、空气干燥,加之当地特有的沙质土壤,为优质鲜食葡萄提供了优越的生长条件。
敦煌研究院称,葡萄原来的名字更有古意——蒲陶(也写作“蒲桃”)。据《汉书·西域传》所载,蒲陶种是往来西域的汉使从大宛(古代中亚国名,大约在今费尔干纳盆地)采归。当时大宛国及其周边地区生产葡萄,并已掌握葡萄酒的酿造和存储技术。
张骞出使西域,“凿空之旅”打通了中国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隔阂”,同沿途各国建立起友好往来,各地的位置、人口、兵力、特产等,张骞都一一得以了解。图为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 敦煌研究院 供图 摄据唐代敦煌文献可知,唐代隶属于沙州(即今甘肃省敦煌市)的石城镇北有“蒲桃城”。《沙州伊州地志》中记载,唐贞观年间(627—649),中亚地区的康国大首领康艳典东来,在隋末战乱废弃的鄯善镇重建胡人聚落典合城(石城镇),并在其北四里处建“蒲桃城”,种葡萄于城中。
同时,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壁画,描绘了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中原与西域之间的丝绸之路更加畅通,交流更加密切。西域的音乐舞蹈、农作物等相继传入中国,在中西“交流”的痕迹里,葡萄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最早将西亚葡萄传入中原的第一站,古代敦煌是当之无愧的“葡萄名城”,自此,敦煌不仅开始种植葡萄,还擅长以葡萄酿酒。
莫高窟第209窟中葡萄石榴纹藻井图案。 敦煌研究院 供图 摄如今,种植葡萄,更成为了敦煌农民盈收致富的朝阳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佛教艺术中,菩萨也有时手持葡萄,或许寓意精神世界的充盈甜美。葡萄果粒繁硕,枝叶蔓延,则被人们寓以子孙绵长、家庭兴旺的美好愿望。于是便有了各种各样的“葡萄纹”,如:“葡萄宫锦醉缠头”,是丝织品上的葡萄身影;瑞兽葡萄纹铜镜,是铜镜上的葡萄光彩;还有花砖、瓷器、壁画、石刻上也有葡萄纹的记忆。
为此,隋唐画匠将葡萄绘进敦煌壁画,各种各样的葡萄纹饰,成为敦煌壁画的经典图案、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莫高窟第209窟及莫高窟第322窟中,除了大量用作了窟顶藻井主纹饰,壁画边饰中也有出现漂亮的葡萄纹样式。(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