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市草原生态保护初见成效

11.11.2014  17:11

   中国甘肃网11月11日讯  据酒泉日报报道随着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全面落实,草场承包责任制在我市得到落实和完善。截止目前,全市8个农村乡镇1135户农户进行了草场承包,共承包草原170.49万亩。草原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落实,增强了农牧民保护建设草原的责任意识,也调动了农牧民投资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草原无主、放牧无界、破坏无罪、建设无责”的局面,实现了天然草原的建、管、用同责、权、利相统一。

  2011年、2012年和2013年退牧还草工程在莫高镇、郭家堡乡、转渠口镇、黄渠乡、肃州镇、七里镇和阳关镇7个乡镇实施,累计完成禁牧休牧围栏140万亩,其中轮牧围栏110万亩、禁牧休牧围栏30万亩,补播改良60万亩。累计完成总投资401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452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560万元。通过草原生态保护重点工程建设,昔日被牲畜啃食低矮光秃的草原重新焕发了生机,草群的各项生态指标逐渐向良性演化,草场得到休养生息,植被逐步得到恢复,效果明显。经草原监测结果显示,全市草原植被覆盖度由2010年的28.8%提高到40.8%,草群高度由平均22厘米提高到26厘米,草原的产草量(干重)由平均每公顷424公斤提高到平均每公顷519.6公斤,产草量平均提高了22.55%。大风、沙尘暴和扬沙天气发生次数明显减少。

  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项目区草原家庭承包责任制,建立起了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草畜平衡状况得到改善,资源与经济逐步走上协调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