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获批4个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22.09.2020  01:20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名单,甘肃农业大学获批4项,分别为:党委书记钟福国主持的《西北农业院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探索与教育实践》、校长赵兴绪主持的《甘肃农业大学校院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教务处长马国军主持的《地方农业高校传统涉农专业改造提升改革与实践》、机电工程学院院长赵武云主持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

据悉,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是教育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农林高校师生回信精神,加快新农科建设从“试验田”走向“大田耕作”,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此次对407个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予以立项,涵盖单位180个,涉及新农科建设发展理念研究与实践、专业优化改革攻坚实践、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实践、质量文化建设综合改革实践5个领域。其中,理论研究项目周期1—2年,实践项目4年。

据统计,东北林大和中国农大各有6个项目立项,并列第一;北京林大、东北农大、广西大学、贵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25所高校有5个项目立项,并列第二;甘肃农业大学与安徽农大、河北农大等19所高校立项数4项,并列第三。

通知》指出,各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团队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用新理念引领创新发展、新目标驱动项目实施、新成果深化改革实践,把新农科建设作为深化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革新理念、狠抓落实、强化保障,确保项目落地见效。

新农科建设是新时代赋予高等农林教育的重大使命。近年来,甘肃农业大学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因时而变、应势而谋,系统部署、一体推进,紧扣理念怎么新、专业怎么优、人才怎么强、协同怎么联、质量怎么提,着力打牢本科教育之“”,夯实人才培养之“”,奋力耕耘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责任田”。

一是立足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调整专业布局,加快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特色专业集群,提升专业吸引力。目前,全校有15个专业入选国家、省级“双万”计划,打造了一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实现了学科专业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二是着眼农林教育质量新标准,推进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主动变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稳步推进混合与在线课程建设。近期,学校植物保护学院徐秉良教授领衔制作的慕课《植物医生诊病指南》,在学习强国平台播出。同时,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合理设置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既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生产技能的培养,也注重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育人功效,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素养,以及心系“三农”发展的家国情怀。

三是积极改革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师风建设,落实师德标准,全面构建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学业考评机制,下大气力培育优良学风、校风,坚持把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新型农科人才作为育人使命,面向青年大学生塑造知农爱农品格,提升强农兴农本领。

此外,学校还通过修订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创新培养模式,有效整合校内外实习实训资源,完善农科教协同育人机制,确保培养目标更加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需求,努力培养能适应和引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懂两爱”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人才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