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教育质量工作会召开 14.4万名流动人口子女在兰就读

24.12.2014  10:32

    原标题:全市教育质量工作会昨召开

    14.4万名流动人口子女在兰就读

    记者昨日从2014年全市教育质量工作会上获悉,明年我市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对口分配比例将提高到60%。同时,我市将继续探索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政策,完善民办中学电脑派位招生程序。

     校际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

    今年,城市四区各主要指标均有大幅度提高,相比2013年,考试科目Ⅰ五科总均分、总分优良率、总分合格率、全科合格率分别提高了15.9分、7.8%、3%和8.1%;总分过差率基本与去年持平;考试科目Ⅱ四科总均分、总分合格率、全科合格率分别提高了6.8分、2.8%、7.3。

    远郊县区考试科目Ⅰ的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度提高,相比2013年,五科总均分、总分优良率、总分合格率、全科合格率分别提高了35.7分、10.5%、20.5%、9.8%,总分过差率下降了2.6%;考试科目Ⅱ的各项指标较2013年均有所降低。

    市教育局副局长南战军表示,以上数据说明,我市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大教育教学研究力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施素质教育的效果已经凸显,城区不同类别学校之间的差距正不断缩小,慢慢趋向均衡。

    14.4万名流动人口子女在兰就读

    据了解,我市按照“两为主”的原则,目前接纳14.4万名流动人口子女来兰州就读。同时,全面启动了初中招生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所办初中采取对口划拨的方式招生,部分民办中学采取自主招生和电脑派位相结合的方式招生。引导学生就近入学,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的学生将不得享受优质高中对口分配名额。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对口分配名额比例,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和调整中考志愿设置,增加志愿数量,为考生提供多样化选择。按批次录取,招生录取程序更为规范和透明。规范自主招生行为,各招生学校对外公布自主招生项目、测试内容和办法,方便了考生填报志愿。

    三县区将建残疾儿童指导中心

    据悉,我市出台了《兰州市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2014-2016)》,在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建成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指导中心,在七里河区、西固区、兰州新区各建一个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新建随班就读资源教室10个。积极探索以城关区、永登县为试点,组织开展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和留守儿童无差别就学。重视失亲、单亲等特殊家庭孩子的教育。

    在招生制度改革方面,我市在保持大稳定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义务教育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对口招生,积极探索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完善民办中学派位招生程序,进一步完善对口分配制度和招生录取办法。均衡生源配置,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跨片择校。将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对口分配比例提高到60%。此外,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已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学生成长、社会稳定以及国家竞争力的提升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记者 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