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教会学生摊开手掌而不是握紧拳头

29.05.2014  13:46

  昨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发布的《2013(简称“白皮书”)中的未成年人犯罪数据又引发关注。白皮书称,过去五年,北京少年法庭判处的未成年罪犯人数呈下降趋势,但其中在校生犯罪率却一直超过未成年无业人员犯罪率。(5月28日《新快报》)

  在理想状态下,如果仅从接受教育程度的多少考量,未成年在校生的犯罪率应该要低于无业人员的犯罪率才对。然而,现实却恰好相反,据相关资料统计,过去五年,北京少年的在校生犯罪率一直超过未成年无业人员的犯罪率。这样的境况如果出现在某一年可能具有相对的偶然性,但持续五年都这样,或许就没有偶然一词那么简单了。

  这样的尴尬事实,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下的教育模式。我们的教育不但没有教会学生摊开手掌去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争端,反倒教会了他们用拳头和暴力去对待异己,让犯罪在这个幼小的群体中无限蔓延。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只要将孩子送到了学校,也相应地转移了自己的教育义务,使得孩子往往只能接受学校的教育而缺乏了家庭的培养。可反过来,学校虽然有各项规章制度去督促孩子接受不同类型的教育,他们可以利用师长相对威严的身份去强迫学生接受利于应付考试的知识内容,但在教人成长方面,却又落入了“育分不育人”的旧式怪圈,使得学生错误的接受了“成才比成人更重要”的人生信仰,这或许是未成年人在校生犯罪率要高于无业人员犯罪率最直白的解读。

  但在另一方面,社会的责任却被我们莫名的忽略了。资料显示,21世纪初未成年人犯罪年龄已比20世纪末提前了2—3岁,易言之,也即是说当下未成年的犯罪已呈现出低年龄、低文化程度的时代特点。而在这方面,不管是我们的社会引导、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抑或是社会教育的推动都没能及实地对这样的变化作出相应的改动,以至于在校学生只能在学校模式下循规蹈矩,而无业人员只能接受社会熔炼的交叉磨练。从这个角度讲,“圈养”的学生犯罪率要比放养的高,自然就在情理之中。

  当然,不管学校的学生还是社会上的无业人员进行犯罪,我们的司法都会以最大的诚意给它们以改正的机会,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都是事后的补救,即便其效果再好,它也可能在孩子心中留下不可抹灭的阴影。因此,当务之急,仍是要在教育上多下功夫,毕竟,教育乱象和未成年犯罪的悲剧是有一定因果的。试想,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更侧重于人文素质的修养、更看重学生法律与规则意识的积淀、更加理性的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暴力与犯罪的危害,我们的家庭不再将教育的任务单纯地交给学校,我们的社会不再无动于衷,或许,未成年人在校生的犯罪率也不会比社会无业人员要高。

  这其实也是当下教育最需改变之所在。如果连教育都不能改变学生“用拳头而不是用手掌”去解决问题的现状,这对教育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