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固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患重病群众看病难题

17.06.2014  13:58

  “是大病救助给了我们坚持下去的勇气。”“大恩大德无以回报,我会在有生之年教育我的女儿,长大后一定要做个有爱心的人。”6月13日上午,西固区2014年帮扶重大疾病困难群众捐赠和受助仪式举行,受助者侯鸿铮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侯鸿铮是待岗职工,每月生活费只有200元,身为家中顶梁柱的他,一直以来承担着照顾重病的妻子和养育年幼女儿的重担。一家人生活十分清贫。妻子樊桂英2005年12月被确诊为“尿毒症”,至今已经八年多了,八年来一直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对一个尿毒症患者家庭来说,治疗费用是一笔昂贵的开支。随着病程和病情的严重,现在每周做3次透析,每月透析费5400元。为了照顾和陪同妻子去医院做血液透析,无法找到一份长期的工作,只能打临工挣点钱。2013年8月厄运又一次降临了这个不幸的家庭,侯鸿铮本人因久咳不愈在兰大二院就诊,被确诊为肺癌,需要长期做化疗维持生命,这一噩耗犹如晴空霹雳让原本十分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时间进入2014年,希望照进了现实——西固区帮扶重大疾病困难群众活动的实施给侯鸿铮的家庭带来了福音。

  在西固区,像侯鸿铮夫妇一样因病致贫,贫又加病的群众还有许多。西固区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切实解决患重大疾病困难群众无钱看病的实际难题,提出了以“生命的期待”为主题的患病困难群众帮扶活动,设立救助基金,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慷慨解囊,资助80名困难家庭重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号召和倡导人人奉献一片爱心,让那些身患重病的困难群众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这是西固区继去年资助贫困大学生后,再次奏响的一曲关爱父母兄弟姐妹的慈善之歌。

  谈到发起帮扶重大疾病困难群众的初衷时,西固区委书记张国一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他走访慰问了一些困难群众,发现他们生活本来艰辛,而屋漏偏遇连阴雨,又身患重大疾病,他们正在遭受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威胁。肆虐的病痛,沉重的医疗负担,使他们和他们的家庭生活处在贫穷的边缘和茫然之中,他们无力独自战胜病魔,需要大家来帮助才能渡过难关。

  前不久,他又看了一部名字叫《我来过,我很乖》的短片,短片中的主人公佘艳因无钱治疗而延误了病情,最后离开了人世。“我把这个短片共看了10次,每看一次心里十分难过,我想不能让西固的老百姓重走佘艳的路,佘艳这样的悲剧不能在西固上演。”张国一说。

  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是政府的责任。主动作为、主动有为,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中为民、务实、清廉这一主题的生动体现。西固区着力开展除弊去垢、解难帮困、素质提升、先锋引领和项目推进“五大行动”,真正把改进作风的要求落实到党的基层组织和“末梢神经”,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而帮扶重大疾病困难群众是开展解难帮困行动,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一开始,社会各界反映强烈,许多企业家表现踊跃,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全体机关党员捐助“爱心党费”,短短几天时间,就收到救助基金730余万元,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机关广大党员,用滚烫的爱心,鼓起了重病困难患者战胜病魔的勇气。

  今年12岁的马超凡患重症肌无力,他下不了床,出不了门,每天只在母亲开的小商店里的一张床上度过本是灿烂快乐的童年。他语言含混,时时抬头望着门外,从床头到门口不到3米的距离,但对于马超凡来说出门晒一回太阳都成了一种奢望。“谢谢你们,只要儿子活着我就有希望”。当马超凡的母亲李小芳接过救助金时,伴着泪水只说了这样一句话,让在场的每个人动容。

  “今天我们来一方面看望你,一方面送救助金,得了病不可怕,一定要坚持吃药,坚持治疗,珍惜生命,只要活着,这个家就还有希望,党和政府不会忘记你们,社会爱心人士也会尽力帮助关爱你们。”盛夏六月,大爱在心。在西固区2014年帮扶重大疾病困难群众捐赠和受助仪式举办前夕,该区组织县级领导分组把救助金送到患重病困难群众手中。

  “这些患病家庭大多生活贫困,因病致贫状况愈加严重,无钱治病,外债累累,境况令人落泪、让人悲伤、叫人心酸,正值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之际,我们更感到救助的责任重大,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使他们树立信心,战胜病痛,走向新的生活,是此次帮扶活动的意义所在。”西固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明旭深有感触地说。

  真情点燃希望,爱心成就未来,慈善义举汇成爱的温流,西固区重大疾病困难群众帮扶活动,正谱写着一曲曲可歌可泣、催人泪下的生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