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薄弱环节 促进教育发展 ——陇西县改善贫困地区基本办学条件纪实

26.01.2017  16:32

  2014年以来,陇西县大力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总投资2.8亿元,占总体规划的68.9%,有效改善了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基本办学条件达标水平明显提高。通过三年项目实施,陇西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消除D级危房,基本办学条件达到标准要求。学生人均校舍面积,初中为7平方米、小学为6.28平方米,分别比标准化学校建设指标高出0.34平方米、0.65平方米。人均图书,初中和小学分别为26册和19册,达标率为100%。人均运动场地面积,初中和小学分别为8.19平方米和8.33平方米,达标率进一步提高。人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初中和小学分别为2335元、1838元。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课桌椅全部按标准配备到位。

  学校生活设施基本条件明显改善。全县所有寄宿制学校均实现一人一床位。学校食堂具备食品制作、加热条件和开水供应,能够满足师生用餐需求。学校围墙、围栏建设任务全部完成,校门、宿舍、楼道及学生活动场所等关键部位全部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并配备了消防、应急照明、警械警具等基本安保器材。

  农村教学点的保障水平明显增强。教学点校舍、体育场地、教学仪器配备达到基本办学标准。在核定教师编制时,对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按班师比核定;在招录和配备过程中,优先考虑农村偏远山区和村小学教师需求。新招录教师岗位全部设置在农村薄弱学校,并实行服务期制度,规定五年内不得调整调动,所有学校均按标准开足开齐各类课程。为所有教学点配备了数字教育资源接收设备,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班级配备了班班通一体设备。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的标准核定公用经费。

  城镇大班额问题明显缓解。2016年秋季,通过严格执行学校招生计划、划片就近入学及向新建的思源实验学校划转等办法,彻底消除了超大班额现象。全县小学班级数1379个,平均班额24人;初中班级数397个,平均班额41人,学生班额均达到标准要求。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无辍学现象,初中辍学率较上年度下降0.25个百分点。学校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全县建成视频录播室2间,给1776个义务教育班级配套班班通设备1785套,实现所有班级全覆盖。所有学校均设置了多媒体教室,宽带网络接通学校207个(含教学点),计算机网络教室159个,所有项目实施学校计算机生机比均达到标准要求。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明显加强。2014年以来,共招聘国家特岗教师163名,并全部安排到农村任教,实现县域内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总体平衡。严格落实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学区中心学校到村小学及教学点支教帮扶制度和支教服务考核办法,共选派188名教师参与支教交流活动,有力提升了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严格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按照一至四类地区划定补助标准,月补助金额分别为185元、285元、385元和485元,享受补助教师3070名,县级配套资金平均每人每月200元,乡村教师月平均生活补助在300元以上。多渠道多层面开展乡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2016年组织参加甘肃省乡村中小学教师工作坊研修项目培训500人,参加“国培计划”——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4104人,累计接受各类培训32类、5334人(次),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通讯员张登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