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办学引领教育发展 爱与尊重构建和谐校园
又是一年7月。刚刚送走一届高三学生的兰大附中来不及休息,新一届高三已经如期启动。总是不时有毕业生回到校园,和老师聊聊天,再看看学习生活了3年的母校。
而在不久前,兰大附中用一场隆重的华尔兹舞会送别了高三毕业生。这个每年都会举办的舞会,是兰大附中送给学生别样的毕业典礼,也是母校在学生心中留下的一抹温情。
苗圃二班的毕业生张可心那天穿上了自己喜欢的长裙,把最美的一面展示在毕业舞会上。这一场舞会,在给她的高中生活画上句号的同时,也勾起了她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不舍。
让学生在毕业后不断回望,是兰大附中的魅力所在。而魅力的根源,是该校校长王晶心中关于“尊重”的教育理念。
在兰大附中博学楼三楼,一架白色三角钢琴已经陪伴了学生5年时间。在教学楼里放置钢琴,起初有过质疑的声音:“十几万元的钢琴就这么放在公共区域,会不会被学生损坏?”
王晶的想法很简单,如果对学生连最起码的尊重和信任都没有,又如何能让学生喜欢学校,喜欢上学呢?
于是,这架钢琴就放在了三楼的一块开放区域里。课间休息时,不时会有学生坐下弹上一段,悠扬的钢琴声让整个教学楼的氛围变得安静、舒缓。
5年过去了,这架钢琴还放在原来的地方,不仅没有一道划痕,还被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爱护得完好如新。
在这所学校里,学习成绩并不是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甚至在学校开会时,校长常挂在嘴边的并不是成绩,而是如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
在兰大附中,形式多样的的社团活动充分兼顾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无论你喜欢机器人、喜欢做木工活,还是喜欢模拟驾驶,在这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社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爱好变成自身的一种修养。学校把最多的支持给了学生。
体育课坚持上到高三最后一周,这是兰大附中保持多年的传统。不挤占体育课,给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综合素质才是学校最看重的。做好了这些日常工作,王晶让老师们“不要着急”看学生的成绩,而是用“静待花开”的心态等待孩子们的成长。
2010年,高中新课程改革开始在我省高中实施。模块化的课程设置、选课制和多元化评价的实行,让兰大附中的教师和全省高中教师一样面临新的挑战。
兰大附中提出了教师与学生“合作学习”的理念。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互相尊重、信任、理解的前提下,共同开展“合作学习”。
慢慢地,课堂有了变化,填鸭式的教学变少了,参与式教学越来越多,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老师则承担起引领和陪伴的责任。
对于教师,兰大附中同样用尊重来发挥教师最大的潜能。3年前,兰大附中招收了首届苗圃班。在大家看来,这个好学生云集的班级,应该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担任班主任。
但是,刚刚30出头的数学教师滕芸主动“请缨”,希望能担任苗圃班的班主任。兰大附中并没有固守成规地为班主任定下怎样的“框框”,经过综合考量,滕芸当上了苗圃二班的班主任。
这个在王晶看来教学中的“疯子”,把一腔的热情投给了学生。高一、高二的每个周五下午,滕芸都带着学生们去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开展科学研讨。她不认为这会耽误学习,反倒把它当做学生们难得的经历。她这样想,学校也支持她这样去做。在王晶看来,只要老师的想法和做法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学校都会无条件提供平台和支持。
在高三这一年,每逢学生生日,滕芸都会亲笔写一封信,并送上自己亲手挑选的一份小礼物。她把自己满腔的热情,化作一句句鼓励的话,情真意切地就像每个学生的姐姐。在滕芸看来,这一封信是自己在情感上对学生的支持,是师生之间爱与尊重、理解的体现。
就是这样的三年,让滕芸班上的每个孩子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一个个都长成了自信、大方、懂得感恩和爱的少年,这是我最大的欣慰。”
在今年的高考中,38名学生也为滕芸的付出交上了满意的答卷。全班本科一批上线率达到100%,600分以上的学生就有15人。
正是有了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也让教师和学生“联手”创造了喜人的高考成绩。今年该校的本科一批上线率为83.2%,本科二批上线率达到97.4%。而在6年前,学校的本科一批上线率仅为13.9%,本科二批上线率为54.1%。
在很多人看来,兰大附中的大部分学生在高考中实现了人生的绽放,可是王晶却总是在说“静待花开”。她相信,有很多学生还有很大的潜力没有发挥,她想用环境育人的理念,为每一个孩子送上丰厚的内涵。也许他们的绽放会等到很久以后,但是来自母校的积淀永远都会伴随着他们。
7月18日,在兰州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强力推动下,经过两次研讨,兰大附中与兰州七中、兰州十中、兰州五十二中签订协议,宣告兰大附中(兰州三十三中)教育集团成立。就如加拿大教育改革家迈克尔·富兰(MichaelFu⁃lan)在《变革的力量》一书中所说:“那些致力于教育改革的人,就是那些致力于社会发展的人;那些致力于社会发展的人,也就是那些致力于进化事业的人。”
作为集团牵头校,兰大附中将发挥名校在推动区域教育发展中的领军作用,以此推动集团内教育的整体发展与优化。这也是这所学校在服务社会、辐射带动、改革提升的道路上迈出的全新一步。
今年秋季开学,兰大附中又将在高三学生中试行“导师制”。学生和老师双向选择后,由导师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指导,这是在为我省即将实施的高考综合改革提前做准备。
从2019年起,我省高一入学的新生将不再分文理科,而是在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之外,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3门课作为高考科目。届时,学生将通过选课、走班等形式完成学业。传统的班级概念将被打破,导师将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是兰大附中未雨绸缪进行的尝试,意在让学校提前做好高考改革的准备,也在为学生适应高考改革积累着经验。王晶说:“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在做的,就是在互相尊重的环境中,实现学校、老师和学生互相接纳、共同发展,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教育打造出不一样的校园,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