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分层轮岗打破“一岗定终身”

19.08.2014  13:06

  中国兰州网8月19日消息  原本是西中街小学(以下简称“西小”)语文老师的屈艺婵,从2012年起,成为北新桥小学这所普通校一年级新生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在两校学生混班上课,教师共同执教的试点中,跨年级的语文教研交流让她对分层教学有了更深入认识,同时,在与家长沟通方面,她也从北小教师身上取到不少经。

  西中街小学与北新桥小学是一对深度联盟校,由于实行一长执两校,即一名校长负责两所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两校教师之间已实现了轮岗交流。作为首届实行两校学生混编上课的试点班,全班共有29名学生,其中来自北新桥小学的有13人。屈艺婵介绍,北小原来生源比较少,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每班大约十几名学生。两校深度联盟后,将北小的一年级新生和西小的部分学生混编成一个交接班,由两校教师共同执教。

  在教师交流方面,两校教师以学科为单位,形成大教研组,同一科目不同年级的教师在一起备课,跨年级听课。从今年9月起,两校1至3年级学生将在北小上课,4至6年级学生则在西小学习。

  经过两年教师交流和混班上课后,屈艺婵发现,两校学生的区别并不大,来自普通校的北小学生仅在学前教育方面稍有欠缺。比如,在一年级新生的汉语拼音学习中,北小的学生基本属于零基础,而西小的学生则一般了解些拼音的基本知识。因此,屈艺婵进行了教案调整,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在识字教学中,针对北小学生识字量比较少的情况,屈艺婵会在识字写字环节,单独拿出3至5分钟,给孩子们扩词,增加他们的词汇量。

  另一个区别来自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方式。屈艺婵表示,北小的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意识会相对薄弱一些,所以她会定期给家长们发送辅导孩子学习的小窍门。在与家长沟通方面,屈艺婵则从北小的教师身上汲取了不少经验。“在我班上,大多数的北小孩子和老人生活在一起,这在之前教西小学生时是比较少见的。”因此,如何跟老人沟通也是一门学问。北小老师会传授一些很有效的沟通方法,比如采取迂回方式,通过与孩子父母沟通帮助老人指导孩子学习。另外,多站在老人立场考虑,如何安抚老人的情绪也是屈艺婵从北小老师那里学到的。经过两年的磨合,她与老人的交流已无障碍,“现在不少老人家还学会用飞信与我联系!”屈艺婵颇有成就感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