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救楼市政策一日游 触碰取消限购红线就被叫停
25日,呼和浩特市相关部门发文称,“不再要求提供住房套数查询证明”,这等于取消限购,一时引起广泛关注。
不过当天下午,这一文件被撤下。有媒体称,该处负责相关工作的李主任表示,“政府文件有两个字打印错误,需要重新发布”。但截至
同样在25日,有消息称,继4月无锡户籍新政降低住房面积门槛后,6月无锡各个产权监理中心对购房者已不再查询原住房状况,并有产权监理处工作人员证实,确实已不再限购。
不过,无锡市房管局的官方微博随后称,无锡已取消房屋限购纯属“谣传”。无锡经历了疑似取消限购的“一日游”现象。
多城救市“一日游”
最先开始松绑限购“一日游”的城市是佛山。2011年10月11日,佛山住建局发文称,从即日起对四类人群放宽限购。
不过,在当天深夜23点24分,佛山住建局又紧急发布通知表示暂缓执行。
无独有偶。当年11月,成都一度放松限购政策,将限购范围从家庭为单位放松至以个人为单位,经媒体披露后,这一政策口子随后又被收紧。
其后的2012年2月9日,安徽省芜湖市政府出台了多项购房补助、补贴政策。不过,仅三天后,芜湖市发文暂停了此政策。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说,2011年、2012年地方政府一救市就招致被打压的命运,说明当时救市的时机还没到。“那个时候恰是限购政策威力施展的时候,很多城市不适应政策收紧,所以有调整的冲动。但那个时候整个楼市房价上涨压力很大,所以从大局考虑,救市就等于违背政策思路,所以才会招致打压。”
在今年以来的新一轮楼市下行期中,按照中央政府分类调控的要求,有多个二三线城市或松绑限购或以公积金、契税补贴的方式刺激楼市,与上一轮不同的是,本轮松绑、救市的十多个城市大多得到上层的默认,只有沈阳和呼和浩特是例外。
6月10日,沈阳房地产市场爆出重磅消息,称沈阳明确表示全面取消限购,房子随便买,本地人和外地人可购多套住宅。消息一出,市场一片哗然。不过,一天之后沈阳市政府部门即对此消息进行否认,沈阳取消限购也只经历了“一日游”。
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告诉
为何朝令夕改?
那么地方政府为何会频频出现这种朝令夕改的“一日游”现象呢?这其中最大的关键在于,楼市下行带来的库存压力高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降、土地出让金减少,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以沈阳为例,数据显示,一季度沈阳的成交均价一直在下降,下降幅度在逐渐增加。截至5月底,沈阳新建住宅库存1828万平方米,超过京沪,仅次于全国最高的天津(2110万平方米),去化需要22个月。
根据研究院数据,呼和浩特库存去化需要37个月,在35个城市中名列库存去化压力最大。
“这些城市的土地供应量都很大,潜在的去化压力都很大。”张大伟说,相比2011和2012年楼市只是受房地产周期的影响,本轮不光是楼市,很多地方的区域经济下行比较明显,因此本轮地方救市冲动就更大。
严跃进也认为,地方政府救市,一方面缘于库存压力,房企的楼盘预售节奏比较慢,信贷收紧更加大了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从产业角度看,很多城市经济发展对楼市依赖很大,目前这一模式尚难改变。
张大伟留意到,上一轮地方救市被叫停后不久,信贷就开始放松了,这比什么救市政策都有用。而这一轮中央政策采取分类调控,让地方政府根据自己情况采取不同调控政策,但信贷方面并没有明显放松。因此,此轮救市以地方为主,地方政府的政策“一日游”也带有试探市场反应的意味。
不过,在经历沈阳和呼和浩特取消限购的“一日游”后,接下来地方政府在救市时应该会尽量避免触碰直接取消限购这根红线。张大伟说,地方政府会尽量采用口头通知、窗口指导的方式,采取一些比如户籍、人口放开的“绕道”松绑政策,而不是直接取消限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