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救人英雄22年后的窘困生活和愿望(图)
原标题:救人英雄22年后的窘困生活和愿望
李天龙拿出当年的报纸,给记者讲述22年前的往事。
中国甘肃网8月11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 22年前,在4名幼童不慎掉入冰窟命悬一线之际,时年28岁的天水男子李天龙舍命相救;22年后,因救人落下病根久治不愈,现已病痛缠身的李天龙丧失劳动能力生活陷入窘境。
一段被重新提起的往事,演绎了不一样的故事。
冰窟救人改变生活轨迹
8月5日上午8时30分许,30多摄氏度的高温热得人透不过气来。一大早,麦积区仿古步行街已经四处响起商贩略显夸张的吆喝声,顺着熙熙攘攘的人流从东牌坊鱼贯而入,越往深处人越密集,整条街坊已经被形形色色的小摊填充得满满当当。
依东边进街不足300米处的一处棋牌室门口,李天龙左手支着因疼痛而伸不直的腰板,右手拿着一个开叉的小笤帚,打扫着地面上密密麻麻的烟头和果皮纸屑。
“你赶紧放下,别一不小心又出乱子!”端着晚上客人用过的残茶剩杯,李天龙的妻子慌忙朝前赶了几步说。
“他现在几乎就是个玻璃人,稍不注意轻微撞一下就骨折了,万一又整出事来还得我照顾。”妻子笑着说。
近些年来,妻子这种爱怨交加的絮叨,李天龙已经习以为常了。被病痛苦苦纠缠了20余年,身体健康指数每况愈下,而这一切,都和22年前的那一幕密不可分。
1992年1月16日那天,甘谷有位朋友的家人去世了,李天龙本来准备坐火车去吊唁,谁知刚到社棠火车站候车室不久,就听到远处有人喊救命,李天龙想都没想就跑了过去。
当时正值寒冬腊月,时年28岁的李天龙纵身跳进冰窟,和当时时任社棠火车站调车组组长的王宝生联手,最终将4个落水的孩子成功救起。被救的孩子中,最大的10岁,最小的6岁。
因为年轻,救人后几天除了偶尔发烧外,没什么其他症状。时间不长,包括李天龙本人在内,没有人再把心思放在这件事上,一切似乎都没有发生过,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半年后,按既定日期,李天龙结婚了。
“我当时是天水风动机械厂的磨工,那时候工厂每个车间都有任务,任务完成了工资就能拿全,否则按完成量的比例换算,我当时的工资拿全是500多元。事发1年后,我发现手脚速度慢慢下降了,进而发展到完不成任务了,工资也从500多元下降到200多元至300多元不等。”李天龙说。
从手脚慢到开始疼痛大约间隔不到2年。1996年,腰痛、关节痛已持续了很长时间,李天龙借着去西安出差的机会,去西安医院诊治时,当时被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997年,他从车间调至厂清欠办,开始从事工厂三角债清欠工作,这一干就是10年。
“这10年光景着实难熬,随着体力越来越不支,挣的工资越来越少,然而花的药费却越来越高。”李天龙说。
2006年,在麦积区社棠镇一工厂工作的妻子买断工龄下岗了,一家人的日子开始捉襟见肘。
2007年,连清欠工作也拿不下来了,李天龙只好申请休了病假,2012年办了病退手续。此后,除了去外地求医问药外,他只能呆在家里休养。
事情过去22年,李天龙的孩子今年都大学毕业了,回想起当时那一幕,他自始至终没后悔过。
丧失劳动能力生活陷窘境
跳入冰窟救人只在一瞬间,但和病痛抗争成了他一辈子的事。
1998年前后,类风湿病已经发展到疼痛难忍的地步。为了减轻疼痛,李天龙开始服用大量的激素类药物。
“因为服用激素药能止疼,所以一疼就想吃,万万没有想到,这也能‘上瘾’且对其产生依赖性,虽说能暂时减轻疼痛,但后果却是越吃越虚胖,骨质疏松越来越严重。”李天龙把左腿裤子撩起来后,指着大腿上长约15厘米的伤痕说,2006年9月的一天,他出门溜达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没想到把锁骨摔断了。时隔两年后又一个9月的一天,好好走路的他脚下一滑打了个趔趄,整个人侧翻在马路上,一阵钻心的疼痛袭来,大腿骨又骨折了,夹钢板留下的伤痕至今清晰可见。
2004年,他在青岛医科大学就诊时,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2012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就诊时,大夫仔细检查完他的身体后,拿着片子指着骨头嘱咐道:“激素药再不能吃了,如果一直吃下去,风湿病没医好却迟早把你吃瘫了!”回想自己动不动就骨折,李天龙惊得半天没缓过劲儿来。然而截止到那时,他已经服用激素药十几个年头了!
这些年,李天龙遭的罪,妻子回想起来就像过电影似的:“每到冬天,他的手脚就浮肿得变了形,整个人就不能动弹了,一到晚上就疼得哼哼唧唧直叫唤。”妻子心疼地说。
“一个月辛苦所得的多一半就要拿去买药,久而久之一家人日子再怎么精打细算也难以维持了。亏得亲戚朋友好,每到困难的时候,总有人默默送钱过来,虽说人家说好不用还的,可我们总觉得过意不去,他爸一笔笔的都记在了本子上,有朝一日,有能力时该还的还得还。”妻子用手背擦着脸上的汗水说。
据妻子讲,随着李天龙的病情慢慢加重,截至目前,他们从亲朋好友处接过的救济钱已近6万元。
“刚成家时,我总是偷着乐,心里老想着老公关键时候能豁出命去救别人家的孩子,那对自家人铁定错不了,自己能找这么个人托付一生,也算上辈子修来的福报。谁知道,事情最后能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2012年7月,风动厂工会把李天龙列为困难职工,向天水总工会汇报过。与此同时,也向李天龙所在社区评议低保人时推荐过。目前,李天龙本人的病退工资由刚开始的902元慢慢提高到1312元。
不想再流泪荣誉比金钱更重要
时隔22年,当年被李天龙救上来的4名小伙伴年龄最小的现在已经28岁了。他们中除一名叫赵波的外,其他3名均已成家立业。
8月5日上午11时许,在天水风动机械厂工会主席的引荐下,记者见到了在该厂上班的小伙子于东。事发当年,他才6岁,也是被救上来的幼童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1.81米的个头,壮实的身板,这是于东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当得知记者采访他只是想复原一下当时的情景时,小伙子略显紧张的情绪得以平缓许多。
记者问:“事发时你还小,还记得那一幕吗?”
于东坚决地点点头:“一辈子都忘不了!”
说完,他把桌上放着的当年刊载过李天龙舍己救人事迹的《天风报》慢慢拿了起来,细细地看了一遍,思忖了一会儿后说:“那一天是学前班放寒假后的第一天,当时我是和赵波、张江洋、刘斌、郭仁泉结伴到社棠火车站南边的渔塘上面玩时出的事。”
包括于东在内,当时在一起的5个孩子中,赵波当时是风动厂子弟学校3年级学生,于东、张江洋是学前班学生,刘斌是甘棉厂子弟学校2年级学生,而郭仁泉是星火子弟学校4年级学生。这其中,郭仁泉是5个中年龄最大的,当时10岁,同时还是于东的表哥。
“当时冰面上有个黑色的东西,好象是玩具枪,我们几个想取过来玩,没想到几个走上冰面冰就裂了,除张江洋外,其他几个都掉进冰窟了!”于东说。
听说李天龙这些年过得并不如意,于东有点吃惊,他说:“出事时由于年龄太小,当时的确是吓坏了,事情过去后好像也没人再提起这事,说实话慢慢就淡了。现在我们长大了,他却病了,一定要去探望一下。”
“如果当初没有李叔相救,后果不堪设想,我肯定也好不到哪儿去。救命之恩不是简单一句‘谢谢’所能表达的!”于东说。
当初被救的这5名孩子中,除张江洋在外地工作外,其他的几个都在本地,其中于东在风动厂、刘斌在甘棉厂、郭仁泉在星火厂,而赵波则由于生病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采访当天,记者从风动厂工会了解到,当年报道过此事的通讯员张涛是风动厂的职工,同时也是张江洋的爸爸。由于当天他感冒发烧在医院输液,记者电话采访了他。
“22年后,您还记得这事吗?”
“人这一生能遇上几次那样的事?终生难忘!”张涛在电话里说,“事发后第二天,我和厂里搞宣传的同事一起又去事发地点走了一趟,其目的就是真实的复原一下事件经过。”尽管他的孩子是当中唯一一个没有掉下冰窟的,但作为家长,他还是发自肺腑地感谢李天龙。当时报道这件事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李天龙舍己救人的善举。
“那时候是宣扬好人好事,现在的说法是弘扬社会正能量,这种事,到啥时候都是令人钦佩的,永远不会过期。”张涛电话里说。
然而面对这一切,李天龙自有他的想法。
“当时救人时不想图什么,现在事情过去这么久了,不想拿旧事再说事,更不想扰乱几个孩子现在正常的生活。”李天龙说。
去年,李天龙无意中听到麦积区评选第二届道德模范的消息后,曾经先后去麦积区政法委综治办和天水市政法委综治办了解过情况。之后时间不长,他拿到一张《麦积区第二届道德模范参评表》后,据实填写了自己的经历。表递交上去后,就没了下文。
“我了解过,道德模范中有孝老敬亲模范、有见义勇为模范,现在之所以重提旧事,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过去的那一幕,让大家公开、公正的评判一下,我是否有资格被评为‘见义勇为’模范。有时候,在我看来,要让见义勇为者流血不流泪,荣誉比金钱更重要。”
8月5日,《兰州晨报》报道了李天龙的事迹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反响。英雄救人壮举不过时的评论得到很多读者的认同。兰州市现已85岁高龄的离休老干部李老给记者打来电话说:“李天龙不愧是民间默默无闻的英雄,我想帮他一下。”
老人铿锵有力的话语中,折射出不仅仅是对李天龙事迹的认可,更是对社会正能量的一种肯定。
文/图 兰州晨报记者 王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