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限流”应成为“门票经济”变革标杆

19.05.2015  12:05

  事件回放

  6月13日,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故宫将正式实行每日8万人次的强制限流措施。同时,全面推行实名制售票,每人每天限购一张门票。旅行团全部网上预约购票。昨天,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宣布了这个酝酿已久的限流措施,并表示一定要守住每天8万人次这道“红线”。

  支持

  堪称睿智的限流

  表面看,客流量减少,门票收入会相应减少,特别是黄金周假期里,门票收入减少会更明显。但从长远看,故宫作出限流的决定,一定做过多方面的测算和综合考量。比如,限流之前全年的门票收入与故宫的维护费用是多少?每增加一人,相应的维护费又是多少等等。再综合治安、环境、卫生等多方面因素,相信故宫一定算过这笔账。限流,短期内可能会在门票收入上有所损失,但立足长远,其社会效益无疑是增加的。再则,有些文物是无价之宝,一旦因游客不文明参观造成损坏,有的尚可修补,有的几无修复的可能,损失可谓巨大。对人流进行适度的限制,无论从保护文物、提高参观质量、增强安全系数等方面看,都是睿智之举。

  当然了,限流也可能会使门票变得一票难求,除了开通景区外的固定窗口,旅行团全部实行网上预约购票也是个好办法。

  刘小兵

  评判

  检验分流试金石

  与前次草草上马的限流方案不同,这一次故宫为顺利实行限流做了精心的谋划。当然,一项规章制度往往难以两全其美,限流方案保证了景区的和谐有序,有助于提升游客的游览质量,并对景区起到保护作用,但也因为票源变少,容易给黄牛倒票留下“商机”。对此,故宫的应对方案是:实行实名购票,游客凭身份证件购票并游览,还对有倒票行为的黄牛设置了黑名单,如此,几乎彻底封死了黄牛的生存空间,有利于强制限流方案的推行和景区正常经营秩序的维护。

  作为一个单日最高游客流量曾达到18万余人的大型热点综合景区,故宫的限流方案实行最终效果如何,极具代表意义。换言之,故宫限流将成为检验景区强制限流措施成效的试金石。如果故宫能通过限流方案的施行,实现景区管理的科学进步,对于国内其他大型热点景区的管理尤其是游客限流策略,都将富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侯坤

  意义

  告别门票经济模式

  故宫乃是全国著名景区,其一举一动均万众瞩目,每一次改革都吸引到舆论的热议,此次也不例外。故宫客流量巨大是不争事实,每年都有高达一千多万的游客参观,在节假日期间更是将故宫塞得满满的,由于缺乏舒适度,游客往往被迫跟随人流走马观花,造成“小孩看屁股,大人看脑袋”,旅游体验感非常差。那么在执行限流方案后,就可以改变这一现象,给游客创造一个更为宽松有序的空间。

  故宫执行限流方案后,门票收入会受到影响,也是对“门票经济”的抛弃,不再单纯依赖客流量提高门票收入增长,而是转为提高旅游体验感,提升旅游服务,让游客可以更加舒适和放松,享受旅游观光的快乐。对其他著名景区而言,也饱受客流超载的痛苦,而“故宫限流”树立起行业标杆,不妨学习故宫的经验,结合自己景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限流方案,告别“门票经济”模式。

  江德斌

  延伸

  景区勿忘公益属性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4月3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共有186家5A级景区,门票平均价格达112元。报告指出,中国5A级景区的门票价格以100至200元居多。近三年27家5A级景区门票涨价。

  其实,旅游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吃、住、游、娱、行、购”等六大旅游要素中,门票只是旅游经济的一个环节。景区门票价格低廉或者不卖门票,将大大提升景区周边人气,带动周边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多重利好。从促进旅游消费、拉动旅游经济的角度讲,门票优惠根本不会亏本,还可以为景区赢得公益美名。

  从景区的地位与归属来看,不少景区是大自然的恩赐,有的还是著名文化遗产,是国人共享的名胜财富。地方只是这些公共景区的管理者,并非所有者。既然是公共景区与文化遗产,就应具有公益属性与社会功能,不能单纯以门票论价值,陷入无休止涨价的误区。

  叶祝颐

  三言两语

  很多景区人山人海,应有的壮美、空灵的意境根本体会不到。――刘佳蓓

  要注意信息对称,别让外地游客白跑一趟。――方芸

  千万不要涨价啊!

  ――许伟彤

  太多景区人满为患,期待故宫带个好头。――马军

  故宫可以限流,但服务不能打折扣。――韩梦琴

  客流信息要及时发布。

  ――赵俊阳

  要多筑几道“安全墙”,防止无票又不知情的游客发生踩踏等危险。――龙久梅

  不能让限流变成黄牛的黄金机会。――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