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向乡政府提要求:“不要调走包村干部张大宝”

31.08.2014  03:02

张大宝(中)和村民给记者讲述联村联户工作中发生的故事

世代居住的村庄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双联工作开展以来榆中县马坡乡张家寺村村民最大的感受。环境整洁了,收入增加了,村民们笑容展开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包村干部张大宝。

A

千万不要调走张大宝

真有这样的好干部?记者在榆中县马坡乡采访时偶然得知一条消息,张家寺村的村民向乡政府提出要求:不要把包村干部张大宝调走,让他多干几年,但张大宝在张家寺村只能工作一年。

带着浓厚的好奇心,8月12日记者临时改变采访计划,前往张家村探个究竟。

一进张家寺村,就感受到一种与从不同,大小道路干干净净,房前屋后整整齐齐,完全没有以往粪肥乱堆,柴草乱放,垃圾乱倒的景象。在穿村而过的省道101公路边一个正在修建的临时停车场施工现场,记者找到了张大宝,他正在和几名村民干活,得知要采访他,他羞涩地笑着,憨厚中透出质朴。

张大宝是张家寺村的包村干部,去年从其他乡镇调到马坡乡。提起张大宝,79岁的村民裴卷书由衷地感叹道,“自从张大宝来了以后,我们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采访中,村民们异口同声地赞扬张大宝,都说他是一个办实事的好干部。村民张文明的赞扬更加厉害:“自有了张家寺村以来,这一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民裴卷书说,最让村民们感动的是,张大宝干着很累的活,每天中午饭却总是在将就,方便面是他的主食,有村民叫他去家里吃饭,他坚决回绝。

一组数据,说明张大宝一年的成绩,更能解释清楚村民为什么喜欢他的原因。先后整理硬化街道延伸巷道5.8公里,整理沿路墙体800米,完成渠系配套3.5公里;村主干道绿化栽植树苗650棵;维修改造两个水利工程;建起了村文化广场、村级农技培训大厅和老年人活动室;新修垃圾台14个,公厕4所。

B

事必躬亲的好干部

想说清张家寺村的变化,就得从以前讲起。张家寺村位于榆中县马啣山北麓山脚,是榆中县较为偏僻的村庄,同时也是马坡乡的贫困村。由于山大沟深,土地多为坡地,种植结构单一。村庄环境比较差,公路的厕所、猪圈很多,粪堆、草堆、垃圾堆成了这里出了名的“三堆”;村道低洼不平,每逢雨雪天,更是泥泞不堪,出行困难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为了村容村貌整洁,改变脏乱差的形象,张大宝上任伊始,就提出大力改造村庄面貌,经过村民代表会决定,拆除路边厕所,修建有专人清扫的公厕,方便村民。清理村子中粪场子,将路修到地头,粪肥直接拉到地里;乱堆的柴草定点存放到打麦场。清理出的公路沿线空地修建绿化带,村中空地种菜,种树。

环境治理开始后,张大宝就一心投入到实际工作中,他不仅跑前跑后做村民工作,还挽起衣袖与大家一起干活,什么苦活、累活,他都抢着干。这一切,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七旬村民王希文说:“活了这么大岁数,见过很我下乡干部,从来没有看到这样认真负责的人。

2013年,张大宝刚刚包村时,张家寺就是一个后进村,干部班子工作能力不强,群众意见大,他给班子成员做思想工作,提高和改进工作方法,村上成了议事会和监理会,这两个会的成员村民自己选举,村务工作透明、民主,村委会工作得到群众支持。

而张大宝说起这些,却非常自谦,他说:张家寺村的群众积极性高,一动员就自发地干了起来,村民对改变自身生活的要求太强烈了,他只不过是牵头干而已,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他不图什么,只想踏踏实实地为张家寺村做些有用的事。

C

他给村民承诺:要为村民服务5年

张家寺村今年种植高原夏菜,但是因为水利设施不配套,对农业的发展制约很大。而做为贫困村,张家寺村脱贫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增加土地收入,为了菜地的灌溉,张大宝借款50万元,修建水利工程。重点对人畜饮和灌溉的田家泉进行了修建,这个泉13米深,周长100米,2012年被洪水冲毁,张大宝组织村民对水泉进行了整修。同时,对村中的另一个泉——社教泉进行维修,现在不只是村民人畜饮水得到解决,村里大片的菜地有了灌溉水源,随之,村民的收入增加了。

张家寺村在张大宝的带领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切全得益于“双联”,这个村的帮扶单位市发改委、榆中县政府办的干部驻村帮扶,针对张家寺村的特点,把村容村貌整治和调整产业结构作为联扶工作的有利抓手,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了张大宝的工作顺利进行。

张家寺村原计划于2015年脱贫,由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2014年底,人均收入能达到6000元以上,可以实践脱贫任务,提前一年脱贫。他给村民承诺,要为张家寺村服务5年,达到三个目标:5年后,在2013年人均收纯入4815元的基础上翻一翻,全村达到小康水平;3年内,人居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把张家寺环境达到小城镇标准;安装太阳能路灯,建立村上的养老院……听着张大宝的前景描述,一个富足、整洁的张家寺村如同一幅美丽画卷,在记者眼前展开。

兰州晚报记者肖朝利彭维国瞿学忠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