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郝远调研我校实验基地
8月23日,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郝远,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俞建宁一行,深入定西市通渭县,就我校现代旱作循环农业实验示范基地进行实地调研。校党委书记张俊宗,副校长赵兴绪,定西市副市长、通渭县委书记令续鹏,以及学校办公室、农学院负责人陪同参加了调研。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我校农学院柴守玺教授,详细汇报了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了小麦、马铃薯秸秆带状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配套农机具的研发与中试等旱作循环农业研究与推广情况。
在听取汇报和现场查看后,郝远对我校现代旱作循环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他强调,要加快“秸秆带状覆盖栽培技术”推广及应用力度,既要追求经济合理,又要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不断推进产品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化进程,探索出一条旱作循环农业发展新路子。要在推广方式和机制上主动出击,让广大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发挥好农业科技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
张俊宗表示,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甘肃农业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通渭县作为国家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学校将依托科技优势,发扬精益求精、严肃认真的精神,进一步把各项试验项目做深做细,提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争取试验项目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据悉,通渭县旱作循环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是甘肃农业大学和通渭县建设的校地合作试验示范基地,基地位于县城以东5公里的平襄镇店子村和碧玉乡石滩村,占地200余亩。基地立足旱作农业,以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作物为主要研究示范对象,以抗旱保墒、高产高效、生态安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机农艺结合为中心,主要开展旱地作物覆盖保墒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资源高效循环利用轮作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优良品种筛选利用与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和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
近年来,基地创新研发的旱地小麦、马铃薯秸秆带状覆盖栽培新技术,经农业部和省内外各级专家实产验收测定表明,该技术不仅能减少地膜使用和秸秆焚烧,还能降低成本、培肥地力、保墒增产,是继地膜覆盖技术后又一个旱作农业突破性技术,对推动我省旱作循环农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