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羊娃"闯荡30年变时尚红人:抗争战病魔 返乡力圆梦

10.01.2020  10:50

放羊娃”闯荡30年嬗变时尚红人:抗争战病魔返乡力圆梦

图为中国国刀“天下第一刀”兰州荣誉展馆揭牌仪式暨授刀授牌仪式。(资料图) 丁飞扬 摄

  中新网兰州1月9日电 (记者 魏建军 李亚龙)“我就是个放羊娃。”韩梅14岁从甘肃省永登县大山走出,历经三十载拼搏,最终改变命运。而今,她怀揣“家国情怀”,走出“舒适圈”返乡创业,与黄土地上的孩子们一起圆梦。

  2019年10月,韩梅联合多名热心人士,在兰州新区建起了中国国刀“天下第一刀”兰州荣誉展馆,旨在为家乡人民提供一个免费参观学习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铭记历史、爱国爱家、感恩生活”。

   “放羊娃”的梦想:一定要走出大山

  能吃上“酸菜、洋芋、面条饭”,是韩梅小时候最幸福的事。上世纪80年代,她生活的永登县坪城乡中塘村没水没电,每天要赶着上百只羊,往返于“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的乡间小路。

  因家庭贫困,韩梅9岁就开始放羊,小学三年级辍了学。这个村里的女放羊娃,虽然过得很苦,但很快乐。然而,在她11岁时不幸患了骨髓炎,腿疼得无法行走,再也赶不了那群羊了。

  想要外出,都是靠父亲背着……医生提出要截肢,“我坚决不同意”,韩梅哀求医生再做个会诊,哪怕做个试验。“命运最终还是眷顾我这个放羊娃。”最终,她如愿了。

  可出院后,摆在韩梅面前的,还是从小印在她身上的字眼——“”。家里的百亩地因干旱很多荒废,能种的一些也是“靠天吃饭”,遇到风吹雨打等自然灾害,就没有了口粮。“我的一辈子不能在大山里度过。”她决定,要走出大山,让父母和弟弟过上好日子。

图为孩子们参观兰州荣誉展馆并与韩梅合影。(资料图) 李维东 摄

   历经艰辛与病魔抗争,最终赢得人生

  1987年,14岁的韩梅在乡镇信用社贷款100元,去天津一家服装厂打工,每天“缝缝补补”12小时,每月18块钱的工资,全部寄回家里。这是放羊娃第一次走出大山,“包吃包住”的活在她看来已经很幸福,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种种艰辛。

  洗碗筷、搬家具、刷油漆、做服装、处理污水……从天津到南京再到浙江绍兴,韩梅辗转多地。后来,她嫁到了绍兴,在一家家具厂工作,昔日的放羊娃、打工妹慢慢成为一家颇具规模公司的总经理。

  没想到好日子刚开始,病魔却接踵而至。因工作环境里的甲醛、苯较高,2004年她又患上了白血病。接下来,历经长达十余年的治疗……后来,就连乳腺癌也来“凑热闹”。

  2006年,她带病“北上”,在北京创业成立了一家科研公司,并获得“全国第七届创业之星”荣誉。一次有幸的机会,她开始义务帮朋友做衣服品牌“天衣无缝”的推广和代言。

  2015年,中国原创立体无缝蕾丝制衣技术惊艳了米兰世博会。接着,她身着“天衣无缝”在中法品牌高峰论坛上亮相,风采无限,“其实此刻我气血很虚,几次都险些晕倒。

  从小山村的放羊娃,到欧洲时尚圈的“弄潮儿”。韩梅觉得,不论身处何地,都要有颗“中国心”,做好下一代的爱国教育,非常有必要。

   铭记历史,让下一代“家国情怀”更丰满

  2019年春季,韩梅游览“中国抗日第一山”触景生情,想到那么多年轻的烈士安息在这里,很多连名字都不知道,“当时就泪流满面,双脚像粘在地面上,拔不动、挪不开。

  就这样,带着家国情怀,韩梅再次回到了故乡这片黄土地。每天东奔西走,因自身血小板和白细胞较低,经常体力不支。“就是把房子都卖了,也一定要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寻觅到一个好地方。

  2019年7月,她想起来多年前认识的一位“80后”青年刘志祥,这位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企业家同样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两人一拍即合,立即开启了中国国刀兰州荣誉展馆的筹建工作。

  8月15日,她找到了兰州新区“晴望川民俗文化村”的负责人李维东,“这里算是新区的网红‘打卡地’,能否落地?……”起初韩梅心里还犯嘀咕,可让她没想到的是,李维东不仅豪爽答应,还要跟她“一起干”,免费提供场地。

  9月22日,兰州市区展馆正式揭牌;9月29日,兰州新区展馆也免费向社会开放。 10月7日,中国国刀“天下第一刀”兰州荣誉展馆揭牌仪式暨授刀授牌仪式在兰州新区晴望川民俗文化村举行,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特别珍藏版三军仪仗队阅兵指挥刀正式展出。韩梅的国防梦在这一刻“起航”了。

  短短三个月,已经有5万多人免费参观了他们的展馆。

  “感觉晴望川是个小村落,但却是我的‘大世界’。”韩梅说,这里不仅有黄土地农村的专属记忆,更希望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发酵地。这条路任重而道远,既然落地了,就要不忘初心,全力以赴。(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刘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