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饮水工程让近80万农民喝上“放心水”

02.06.2015  03:20

资料照片

工作人员提取水样 新华社照片

    全市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实施5年来,已累计完成改善灌溉面积15.65万亩,年平均节电约900万度;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2005年启动至今,解决了79.29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400多处……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彰显出我市水利基础设施更新速度的加快。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尤其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给水利改革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我市借助这次机遇,突出加强农田水利薄弱环节,加大国家重点水利项目争取,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高效节水灌溉、水土保持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等水利重点项目,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增效。

    大型泵站改造年平均节电约900万度

    近年来,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灌溉能力和灌溉保证率,对全市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家水利部的《全国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规划》中,我市被列入更新改造的提灌工程有7处,105座泵站,水泵机组425台套,总装机15.82万千瓦,可研批复总投资96519.73万元。截至2014年,已完成投资38579.24万元,完成大型泵站更新改造33座。据统计,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实施5年来,我市已累计完成改善灌溉面积15.65万亩,年平均节电约900万度。

    记者从西固区政府了解到,今年3月31日,承担着西柳沟街道张家大坪和河口乡大滩两个村0.64万亩农田和绿化灌溉的张家大坪至大滩村输水管线全面贯通,正式投入运行。据了解,张家大坪至大滩村输水管道工程是西固区2015年度为民兴办实事项目之一,也是西固区工农坪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之一。工农坪泵站始建于1958年,受益区涉及11个乡、镇、街道41个行政村,农业人口6.73万。

    根据总规划面积80万亩的《兰州市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规划》,我市加快了以引大灌区、永登庄浪河沿岸自流灌区和大通河沿岸自流灌区、红古四个自流灌区、榆中五个灌区为依托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已实施完成了红古湟惠渠灌区、永登西坪灌区、七里河彭家坪灌区和沈家岭灌区、西固区达家台灌区、榆中青电灌区、兴隆灌区、皋兰什川灌区等8个1-5万亩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2013年至2015年计划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总批复投资2.025亿元。2014年已投资7134万元实施完成高效节水示范项目3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15万亩。2015年计划投资1.382亿元,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5157万元,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8万亩。项目实施完成后,可年节水2000万立方米。

    水土保持治理年拦蓄径流1903.2万立方米

    在发展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同时,我市还采取行政推动、利益驱动、项目整合的作法,坚持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建设、整体推进、加大机修的原则,加快推进梯田建设。

    据市水务局的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市总计投资35504万元,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4003.2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梯田105.76千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146.06千公顷、种草35.06千公顷,实施封禁治理措施52.7千公顷,沟道建成治沟骨干工程34处,建设淤地坝123座(骨干坝34座,中型坝17座),谷坊3798道,沟头防护3250道,流域水土环境质量逐年改善。水土保持治理项目的实施,使我市年拦蓄径流1903.2万立方米,拦蓄泥沙1268.8万吨。

    据了解,我市被列入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项目的有宛川河、雷坛河、蔡家河、水阜河四条河流(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治理河道总长40.26公里,规划投资1.12亿元。其中榆中县宛川河高崖镇至夏官营段、七里河区雷坛河阿干镇段和八里镇段已于2012年全部完成,皋兰县蔡家河石洞段于2013年4月完成建设任务,皋兰县水阜河水阜至老鹳段治理项目于2014年10月完成建设任务,皋兰县蔡家河东湾至文山段计划于2015年6月完成建设任务。工程治理后,可确保沿河12.36万人、3.4万亩农田不受洪水侵害。

    安全饮水工程解决79.2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农村的饮水问题,关乎老百姓的健康,为了解决全市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列入为民兴办实事之一,市水务局将其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深入推进。据了解,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2005年启动至今,已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集中式供水工程117处,分散式水窖工程1972眼。累计完成投资55236万元,解决了79.29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全市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到120.54万人,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91%,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1%。

    仅2014年我市水务部门实施完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砂沟洪道治理工程、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高效节水灌溉、灌区续建配套、中小河流治理、梯田建设等18项水利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28亿元。新建集中供水工程39项,解决了全市农村10.1911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河堤重建加固653米、洪道治理29.25公里,建成堤防24.8公里;更新改造泵站7座、迁建3座,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15万亩,新修梯田4.2万亩,改造干支渠16.02公里。

    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400多处,供水量为13.15亿立方米,建成各类中小型泵站992座、干支渠2201公里(已衬砌1471公里)、水库24座;发展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33.5万亩,占总耕地314.44万亩的42.46%;发展干旱山区梯田面积154.3万亩,占宜修坡耕地面积的70%;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4003.2平方公里,治理程度32.1%。全市水利事业的大力发展为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生态环境、支撑农业农村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据了解,今年我市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紧紧围绕全市小康社会建设、扶贫攻坚和农业转型升级,以项目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推进民生水利、农田水利、生态水利、安全水利建设步伐,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夯实保障农业发展水利基础上狠下功夫。

    今年我市将加快推进黄河干流兰州段防洪治理工程;新建集中供水工程31处、分散式集雨水窖1450眼,解决6.9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实施大型泵站更新改造7座;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新修梯田1.8万亩;实施西固工农渠1-5万亩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维修改造主干渠5.59公里。并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实施现代农业结构调整水利调蓄工程、贫困乡镇重点水利工程维修改造工程、皋兰县西电总干一级老鹳支渠改造工程、西固区杏胡台泵站改造工程、红古湟惠渠兴河段除险加固工程。新一轮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将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记者从市委农工办了解到,今年,我市还将加快推进灌区水价制度改革,推动农民节约用水指标市场化配置试点工作,深化水管单位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农田水利建设体制机制,扶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种养大户成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主体。突出抓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推进取水许可证管理制度化,实施七里河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试点项目。鼓励和培育水利工程多元化投资主体,激活水利建设市场。记者魏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