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改革 越活跃——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成就斐然

05.01.2015  15:57

  中国兰州网1月5日消息 国有文化企业积极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有力促进了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国家战略,跳出传统领域的文化产业融入宏观经济大格局中,成为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金融成为浇灌文化产业的“一池活水”,让文化创意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年来,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文化企业的发展活力得以充分释放,一个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正在探索中逐步形成。

   强实力,推力作

  ——改革促进活力提升

  时值岁末年初,正是演艺市场火爆之时,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为小朋友们精心推出的新戏——《小飞侠彼得·潘》着实为少儿演出市场点燃了一把火。世界经典童话的魅力,高科技手段展现出的奇幻舞台效果,还有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让在场的小朋友和家长们惊叹不已、拍手称奇,纷纷赞叹“真是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尹晓东介绍说,除了新推出的《成语魔方》和《小飞侠彼得·潘》外,该院2014年5部新戏的创作任务已经全部完成,并创下了692场的演出记录,足迹遍布91个市区县,还远赴加拿大、哥伦比亚、泰国、法国、德国演出和交流。

  改革创造的活力,已不仅限于文化产品的创造和文化消费市场的繁荣,文创企业规模与质量的双重提升,群众也有目共睹。2014年1月至10月,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新增企业2.4万户,同比增长56%;截至10月底,我国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16.6万户,注册资本4053.6亿元。

  在发展最为活跃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连续3年增长12%以上;从业人员连续3年保持在150万到160万之间,在北京所有产业中位列第一;文化产业的经济贡献率连续3年排名第二。

  在规模稳步增长的新常态下,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也悄然生变,传统文化产业所占比率逐年下降,新型文化产业所占比率逐年上升。据统计,2014年前11个月,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同比增长57%,登记企业近6万家,文化法人单位13万家,其中非国有企业已占80%;全市文化资产总量已达到18000亿元。随着规模与质量的双重提升,社会各界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谋创新,快转型

  ——服务意识逐渐增强

  2014年,国内首创24小时营业的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可谓在业内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标杆”。随后,“24小时书店”概念迅速在全国蔓延:杭州“阅览树”24小时书店、深圳书城中心城24小时书吧、山西万邦图书城“夜书房”……遍地开花的24小时书店不仅将“一张书桌、一盏灯光”留给了深夜热爱阅读和思考的人们,也给文化产业如何更好服务大众留下了更多思考空间。

  服务大众的同时,转变经营模式使24小时书店的经营成果令人惊喜:从2014年4月试营业到7月下旬的短短3个月,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零售额比上年同期上升了66.67%;即便不考虑夜间销售,增长幅度也为54%,夜间营业明显带动了日间销售。

  2014年,更多书店开始思考其卖场优势及精准的顾客定位,“店面升级、品类扩展”成为更多实体书店的调整举措。这些改变带动了实体书店经营理念的提升和经营业绩的改善。《2014年上半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全国实体书店零售市场同比增长率达4.22%,标志着实体书店终于走出了连续两年负增长的困局。

  文化创意产业离不开创新,而基于服务大众的经营模式创新更必不可少。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消费产品和服务,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2014年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期间,面向百姓免费发放的“文惠卡”不仅将各类文化消费集合于一张小小的卡片之上,还通过大数据积累,分析哪些产品和服务更受老百姓欢迎。这种科技支撑下的文化服务,不仅让消费者更加便利,对于行业监测、宏观调控、政策创新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