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激发非公经济活力 促进西部转型升级

22.09.2014  11:46

本报银川讯(记者何玲 牛福莲 □王晶晶) 2014中国( 宁夏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9月18日在塞上湖城银川召开。本届论坛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非公经济活力、促进西部经济转型升级”为主题,探讨和交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为全国的非公经济发展贡献新理念、新思路。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作论坛主旨演讲,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建 华出席,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刘慧致辞,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 辜胜阻工业和信息化部 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 王和 山等作主题演讲,会议由民建中央副主席张少琴主持。

  陈昌智在作主旨演讲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善了市场营商环境,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改善了投资创业环境,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了民营企业税负,新三板拓宽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这些都切实改善了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

  但同时,陈昌智强调,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部分领域产能过剩,民营经济成本上升,政策有待落实等问题。民营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未来进一步深化改革。

  陈昌智认为,从政府层面,应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此外,民营企业自身也要加大自身内部的改革力度,创新发展。

  刘慧在致辞中表示,此次论坛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和当地实际情况建言献策、牵线搭桥、招商引资,有助于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家机遇共享、互利共赢,也将为宁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强劲动力。当前,全区上下正在抢抓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新机遇,宁夏要在对外开放上、经贸往来上、产业发展上、人文交流上与各地企业不断加强合作,增进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

  辜胜阻在作主题演讲时表示,目前,我国的实体企业仍面临融资难、用工难、盈利难、投资难、创新难的“五难”局面。面对融资中面临的“贵、难、乱、慢、险”困局,在银行融资体系上,应大力发展民营社区银行;在立体化的服务上应进一步放开民间资本对金融市场的准入。

  朱宏任在主题演讲中说,受国内外环境影响,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发展面临挑战,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下一步中小企业工作要切实抓好现有政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进一步推动改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王和山在“发挥宁夏向西开放平台优势,助推非公经济融入‘一带一路’大战略”的主题演讲中表示,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面对“一带一路”大战略带来的新机遇,应积极行动、主动作为,抓住历史机遇。

  论坛上,中央党校国家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周天勇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 北京 远见国家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 马光远 等专家学者及民营企业家围绕论坛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本届论坛共签约项目41个,项目涉及工业、农业、 旅游 业等产业,签约总金额409.4亿元人民币。此外,“2014思源救护中国行”暨宝塔公益基金向 云南陕西甘肃广西 、宁夏等10个省区捐赠了百辆救护车。

  出席会议的还有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 上海 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席 齐同生 等,以及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民建会员及企业家代表约800余人。论坛由民建中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