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

12.12.2014  16:59

  我省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

  明年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模式

  中国甘肃网12月12日讯  据甘肃法制报报道(记者 蒋宜斌 实习生 张宜霖)为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甘肃省卫生计生委日前研究制定了《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深化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方案(试行)》,自2015年1月1日起执行。根据方案,通过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全面落实推行“先看病、后付费”的看病就医新模式;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将逐步改革住院预交金制度,推行“先治病、后付费”结算模式。

  方案提出,参合患者入院时,只需将新农合“一卡通”原件以及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交定点医疗机构,经定点医疗机构查验患者身份信息正确无误后,即可与患者签署住院费用结算协议。患者入院时免交押金,出院时只支付个人自付费用部分,其余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与新农合管理等部门进行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患者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

  方案进一步明确,当年出生的新生儿,随其母亲享受新农合待遇,次年按规定缴费。鼓励家庭对即将出生的婴儿提前缴纳参合资金。住院正常分娩的,应先行享受“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对补助后剩余费用县级及县以上定额补助650元,乡级定额补助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