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过来”绝不能再“退回去”

05.11.2014  13:21

    没有什么比制度的力量更能巩固作风转变的成效。能不能彻底走出“改过来、退回去”的怪圈,关键就在于强化制度约束。

    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一年多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补精神之“”、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找回了群众观点,站正了群众立场,强化了宗旨意识,使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教育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但是,活动收尾之际,也有很多干部群众担心,会不会“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甚至刚“改过来”又“退回去”?这种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当前,虽然干部作风有所好转、“四风”问题有所收敛,但“树倒根存”,“不想”的自觉尚未完全形成。甚至有些党员干部,仍然留恋过去“一张报纸一包烟,优哉游哉过一天”的日子,盼着很快可以“松一口气”。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改作风、抓党建,既要看一时之变,更要有长久之态。面对干部群众的担心,如何让作风转变保持长效?根本之策,就是要形成作风建设的常态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必须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把目前作风转变的好势头保持下去,使作风建设要求真正落地生根。

    这是对全党上下的警醒,也是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以教育实践活动为起点,把改进作风的决心坚持下去,把整改落实的成效巩固下去,必须坚持从严治党。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另一方面,要着重在制度建设上“发力”,用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规范权力行使。使反对“四风”的过程,成为构建制度体系的过程;让作风好转的过程,成为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

    长期以来,作风问题之所以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清代李汝珍所著小说《镜花缘》,曾讲述了一个“两面国”的故事。那里的人长着两张脸,前面一张“笑脸”,后面一张“恶脸”。过去,一些党员干部“转作风”,同样也有“两张面孔”。比如,为群众办事,看似认真,其实源于“领导来了”“领导交代”或“领导重视”,风头一过,“笑脸”就成了“恶脸”。这种“转作风”,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制度不力、纪律不严,所以“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

    制度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没有什么比制度的力量更能巩固作风转变的成效。能不能彻底走出“改过来、退回去”的怪圈,关键就在于强化制度约束。所以,必须从深层次破题,在体制机制中找原因,在建章立制上想办法。要让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发现“四风”蔓延到哪里,制度就完善到哪里。如此,使“两面派”无所遁形、“投机者”难以立足,才能从源头上遏制不正之风、从根本上治愈作风顽疾。

    把权力关进笼子,首先要编织好笼子。倘若空洞乏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再多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因此,建章立制,必须凸显一个“”字。具体方法,就是要有的放矢、直击要害,突出针对性、指导性,确保各项规定务实管用。同时,要搞好配套衔接、做到彼此呼应、增强整体功能,确保制度之网“密不透风”。决不能留“暗门”、开“天窗”、形同“牛栏关猫”,也不能脱离实际、内容模糊不清、滞后于实践。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扎紧了制度笼子、建立了刚性约束,如何保证“按规矩办事、按规矩用权”?个中关键,则在于一个“”字。很多要求早就有了,但“四风”屡禁不绝,一个主要原因,正是“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所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再好的“硬约束”也会成为“橡皮筋”。真正把制度落实到位,必须切实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只有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对踩“红线”、闯“雷区”者,查到底、零容忍,才能“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制度的生效,从禁止开始、因习惯定型。长期坚持、久久为功,作风转变的成果,必将不断巩固下来,作风建设的要求,才能真正落地生根,从“不敢”到“不想”,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张洞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