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治畅享消费

17.03.2015  05:15

    前些天一朋友从某商城购买了一款数码产品,回家后仔细检查,发现产品是别人使用过的,遂前去要求退货,但经销商只愿意更换同类产品,却不同意退货,朋友认为经销商以次充好,欺诈顾客,坚决要求退货,而经销商坚持不退货,无奈之下朋友拨打了12315投诉电话,最后在工商所的督促下退了货,工商人员还对经销商进行了批评教育。人人都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陷阱,遇到坑害消费者利益的事,只有树立维权意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不致消费权益受侵害。

    毋容置疑,当前的消费环境还不是很安全,商品从生产到出售,再到售后服务,存在价高质次、粗制滥造、以次充好、货不真价不实,态度恶劣、不守信用、缺斤短两、售后服务欠缺等现象,有的食品添加剂超标,直接威胁到人身健康。工商、公安、食品、质监、卫生、医药、旅游等部门坚持进行打击整顿,有效地维护了消费市场。但在我国庞大的消费市场面前,一些生产者和经营者见利忘义不讲诚信,千方百计投机钻营坑害消费者。如何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这就需要全民携手共治,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消费维权意识,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共同维护我们的消费环境。今年中消协确定的消费主题是“携手共治,畅享消费”,是非常恰当和必要的,今年也是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一周年,我们要借普法宣传的机会,提高公民消费维权的意识,汇聚各方力量,形成社会共治,积极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愿意消费,无忧消费,畅享消费,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作为消费者,要擦亮眼睛,增强识别能力,增强维权意识,在消费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每一个消费个体维护好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也就是维护了消费环境。首先购物要选择购买正规合格的商品。尽量到大型的商场去购物,选购正规的产品,看清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限等,拒绝购买三无产品,拒绝山寨版等质次价高的产品,拒绝购买赝品等仿制品。要经得起诱惑,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蔽上当受骗,有些商家以让利打折为诱饵,往往出售虚假过期产品,坑害消费者,也不要贪图便宜,在小摊小贩手中购买质次价廉的产品,只要大家理性消费,久而久之就会使假冒伪劣产品失去市场;其次购物消费要索取发票,为日后出现纠纷保存维权证据。有些人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为了贪图小利而放弃自己的权利,使不法厂商有机可乘,比如有些人购物时不主动索取发票,出现纠纷维权难。再次要做好消费维权,当在购物消费中出现纠纷时,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的权利,在保存消费证据的前提下,通过协商、调解、申诉、仲裁、诉讼等途径进行解决问题,现在是法治社会,要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