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把手你我之间架一座桥梁

23.07.2015  02:31

    每一位道德模范就是一颗闪耀的星星,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7月22日,2015年第一场“兰州市道德模范·好人代表与市民见面交流活动”在七里河区百合公园拉开了帷幕。36名“道德模范·兰州好人”与540多位市民进行见面交流,给大家讲述着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故事。中国文明网对该活动进行了直播。

    省文明办副主任郭锦诗,副市长曹丕玉,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朱建军,市文明办主任汪永国等领导出席了当天的活动。

    【现场篇】

    用爱架起一座桥梁

    在汇聚殷切目光、迎接星光熠熠的明星大道上,一位位好人明星踏上星光大道。当天的“明星”中,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和候选人、中国好人、甘肃省道德模范、甘肃好人、兰州市道德模范、兰州好人。他们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到好人签名墙前,留下了一个个闪耀的姓名。助人为乐,急公好义;见义勇为,诚实守信,一诺千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孝老爱亲,大爱无疆。一个个善行无迹、爱有温暖的好人明星,在主持人深情娓娓的叙述中依次走上舞台,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向好人们表达诚挚的敬意。这时,现场的人们全都竖起大拇指举向空中,共同为这些“靓豁”的兰州人喝彩,为这些“攒劲”的兰州人点赞。

    搭把手,你我之间就架起一座桥梁。当天的活动是在现场以卷轴展现的形式为大家讲述好人的故事。在播放短片、为好人颁发“道德之星”荣誉证书外,还添加了一个新的环节——由美德少年为好人们戴上红领巾,敬少先队礼向好人致敬。

    在活动结束的时候,所有人又关注了皋兰烧伤姐弟敏敏和洋洋,大家在现场为姐弟进行了捐助。在场所有人有序地走向募捐箱捐款,爱心志愿者身着志愿者服装,对每位捐助者表示道谢。现场收到捐助的善款10200.3元,其中的那3元钱是一位小朋友捐出的自己零花钱。

    【风采篇】

    好乡亲创业致富不忘家乡人

    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西南方向的九池泉村,因九个池水汇集而得名,风景秀美。出生成长在村里的方正龙自30年前走出村子,用无私大爱回报桑梓,使村子在30年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62岁的方正龙,1955年出生在七里河区西果园镇九池泉村。为了摆脱贫困的束缚,1979年,年轻的方正龙离开家乡外出打拼。通过自己的努力,方正龙成了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富裕后的方正龙挣一点投一点,为家乡修路、架桥。这个60多岁的老人花了近30年的时间,用自己的力量一点点地改变着家乡的面貌。

    “1979年我们开始在山上种树,我种了30年的树,这辈子就干了这么件事,这些树就是我留给子孙的财富。”方正龙说。老方和乡亲们在九池泉村周围的山坡及空地上种下一株株树苗,30多年来,老方他们一共种下了30多万株树苗,绿化面积达500余亩。2000年,老方又捐资210多万元帮村民修建了九池泉农村文化娱乐活动中心和篮球场;2002年投资180多万元用六年时间带领村民修建了一条4.2公里的水泥路。有人统计过,多年来老方为家乡累计投入近4000万元。

    简评:向善的力量,都是最美的,无关其出于什么目的。方正龙30多年的善举就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不求回报,不图名利,心装百姓,无私大爱,用非凡的胆略和过人的气魄在自己家乡创造了神话般巨变的故事,书写了村子发展致富的喜人篇章。

    好夫妇用血液诠释爱与奉献

    有这样一对夫妇,丈夫叫蓝向前,妻子叫范金凤。他们是一对再普通不过的夫妇,但他们连续15年自愿无偿献血,去帮助和挽救他人的生命。他们的义举赢得了人们的赞许。据了解,蓝向前、范金凤夫妇15年无偿献血5.9万多毫升,让自己的爱在更多人的身体中流淌,用生命在诠释志愿者的深厚内涵。他们的奉献精神感动了许多人,被媒体报道称为“兰州最具爱心夫妻”。

    在7月22日的“兰州市道德模范·好人代表与市民见面交流活动”上,他们今年10岁的儿子也一起来参加了见面会,小家伙说:“等我18岁之后我也要献血,接我爸爸妈妈的爱心接力棒!”最近几年,夫妻俩每次献血时,都要带上年幼的儿子,让孩子从小懂得爱心的传递和延续。早在10多年前,夫妻俩便双双开始无偿献血。15年来,只要接到中心血库库存告急的通知,夫妻二人总是随叫随到。至今,夫妻俩累计献血59600多毫升。同时,夫妻二人也于2013年在甘肃省红十字会登记遗体捐赠,百年之后将自己的遗体(器官)用于医学事业,他们也是我省首位登记遗体捐赠的志愿人士。

    简评:是啊,15年前,他第一次卷起袖子,让鲜红的血液从身体流出,去帮助和挽救他人的生命。15年来,他们夫妻二人用这样的厚德大爱,体现着生命的价值,诠释着人生的意义。时间一晃过去了15年,这些日子里,因为献血证每记录完一本就得换新的,目前,他们已经有35张献血证。

    好军人铁血男儿冲锋向前

    马海洋是我市公安消防支队七里河大队龚家湾中队武警战斗班的班长,从入伍到现在,他共累计出警800余次,帮助被困群众300余人。2011年4月8日凌晨,位于兰临高速七道梁隧道内2辆装有化危品的罐车发生追尾事故,马海洋主动请缨。火攻组在炙热火焰的考验下,许多战士彼此替换上场,只有马海洋面对中队长的替换要求时,仍大喊:“我能坚持!”在这持续6小时的战斗中,马海洋坚持在第一线,这种不怕吃苦、不怕战斗、不怕牺牲的“三不”精神,赢得了在场所有人员的敬佩与尊重。

    刘建栋是一名武警战士,入伍11年。2012年9月,中队接到报警称,位于中队辖区阿干镇石坡沟附近一名七旬老人掉入山沟下面,情况危急。班长刘建栋带领本班战士在崎岖山路徒步行走3小时,经过仔细勘查后发现老人躺在小山沟最底部,山高壁险。刘建栋主动请缨下沟进行救援。进入沟中,他小心谨慎,不顾山路艰险,和同伴们抬着老人穿过刺人难行的荆棘丛,将老人安全送到山下的120急救车上。

    陈洋洋是我市七里河消防中队一名普通的武警战士,入伍7年,先后参与了“8·8”舟曲泥石流、“9·15”天缘物流园大型火灾扑救、“9·19”天泰物流园大型火灾扑救、“1·7”兰州石化公司爆炸事故、“4·8”兰临高速隧道油罐车爆炸等重特大火灾扑救。同时,他还是部队官兵及辖区居民公认的“活雷锋”,共帮扶困难官兵50余次、帮扶辖区贫苦群众219人,义务献血20余次,还曾帮扶许许多多贫困学子。

    简评:他们忠实地履行一名军人应尽的职责和神圣使命,每一次的任务,无论灾情多么危急险重,他们都不管不顾地冲在最前面;每一次的抢险,无论过程多么困难,他们都不折不挠地坚持到底。他们默默坚守自己的岗位,用每一次微小的行动,传递人性深处爱与善的巨大力量。 记者蒋聪马进帅陈秋雯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