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服务保畅行

09.07.2014  04:34

    兰州公共自行车经过筹备,日前已开始试运行。当你行走在大街上,便可见到带有“绿色出行”标志的公共自行车从身边经过,公共自行车已成为兰州街头一道风景。随着社会公共资源的重视、建设和利用,公共自行车系统被启用,这种“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出行工具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然而要使兰州公共自行车畅行起来,还需做好服务保障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扶持与保护。

    首先要倡导绿色出行理念。曾几何时,随着汽车工业的到来,汽车销量猛增,出现了全民学车的热潮,有能力的没能力的都抢着购车,似乎成为有车一族就赶上了潮流。加之大量车辆上路,非机动车道被挤占,自行车一度受冷遇。但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加剧,道路资源的匮乏,倡导低碳绿色出行的呼声越来越高,公共自行车自然而然又回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据悉,越是发达的地区自行车的利用率越高,我国江苏、浙江、陕西等多个省份,已推广了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公共自行车具有很大的优势,低碳、环保、无污染、无噪音,有益于健康,道路资源利用率高,有利于缓解道路交通拥堵。观念的改变,有助于政府和社会对公共自行车建设的重视,有助于市民对公共自行车出行的支持。

    其次要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兰州目前投入了2000辆自行车,数量远远不够。随着车辆陆续投入,许多人上下班或出行将借助公共自行车,面对庞大的出行人群,服务一定要跟上。在增设站点时要考虑布局合理,从市中心向外延扩展,逐渐开通更多的站点,达到随时取骑任意点可以归还,构建网络型自行车系统,提高公共自行车使用效率,以满足多数人的使用需求。要优化服务方便取用,多向市民介绍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方法,以及中途出现故障如何处理,平时要做好自行车的维修和操作系统的维护,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转。

    再次要合理配置道路资源。公共自行车属于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由政府投资建设,旨在完善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市民绿色出行。公共自行车系统作为公共资源,追求的是社会效益,让广大市民享受更优质、更便捷的公共服务,在绿色出行中,进行健身锻炼,提升群众健康水平。公共自行车所带来的好处,已得到市民的普遍认可。但许多市民认为目前市内道路给公共自行车留下的空间并不多,像南北滨河路车流量大,车速快,没有明显的非机动车道,骑行很危险。有些主干道路的非机动车道被机动车借道占用,非机动车道已名存实亡,导致非机动车串上机动车道,这种人车混杂的现象要纠正。对于道路资源要合理配置,尽量做到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分隔分离,既保证各行其道,车辆畅通,又可减少交通事故。在道路改造和规划中,要预留出非机动车道,积极新建、改建、扩建专用自行车道,给非机动车道一定的空间,公共自行车才会畅行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