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殡葬改革要先给党员干部立“规矩”

04.11.2014  13:13

  近日,兰州市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文明节俭办丧事,带头实行火葬和绿色殡葬,带头文明低碳祭扫,带头倡导宣传殡葬改革,自觉做到“五禁止”、“五提倡”。对党员、干部及其直系亲属在丧事活动中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借机收敛钱财、搞封建迷信活动和使用公款、公物、公车的,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同时,我市将在各县区推进公益性墓地建设,凡新建经营性公墓,一律要有公益性公墓区,否则不予批准。

  殡葬改革是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社会改革,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积极倡导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推动下,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积极实行火葬,改革土葬,革除丧葬陋俗,树立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新风尚,殡葬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近年来,一些丧葬陋俗死灰复燃,封建迷信活动重新活跃。现在不少白事人家办事又重新拾起披麻戴孝、祭拜磕头、烧纸焚香、通宵守灵、扎纸草、看坟向、做道场等旧时习俗,讲究一些的还要请上鼓手乐队吹吹打打,大办酒席招待亲属朋友,还要不惜重金雇用灵车,大讲排场地为逝者送葬。如此大办丧事,表面上看起来是对逝者的哀悼,尽的是孝心,而实质上是丧家要的是脸面,满足的是虚荣心。如果仅仅如此,也还不算太招摇,充其量不过是有些劳民伤财,加重丧家负担而已。但由此而起的重殓厚葬之风盛行,盲目攀比、奢侈浪费现象滋生蔓延,则不可不察。更兼少数党员、干部甚至个别领导干部利用丧事活动大操大办、借机敛财;亦或热衷风水迷信,修建大墓阴宅,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

  俗话说“组看组,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重殓厚葬之风盛行,风水迷信沉渣泛起,很大程度上是一些党员干部起到了坏的示范作用。同样,殡葬改革的深化也离不开党员干部的带头推动。首先,党员干部的带头移风易俗,推动殡葬改革,是作为唯物主义信仰的应有之义。党员干部带头执行殡葬改革的规定,能够有效地在群众中起到示范作用,使注重实地实物祭扫的传统旧习逐步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上来,从而推动文明节俭治丧。其次,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是加强党风政风建设,树立党和政府良好形象的必然要求。党员干部带头重殓厚葬,显现的就是一种特权思想和门第观念,就是想以此来表现自己的“官”位特征。而借丧事大操大办、借机敛财则更为群众所厌恶,完全失去“公仆”本色。因此,殡葬改革是对党员干部加以严格约束,是对党风政风建设的一大推进。

  殡葬改革是解决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造福当代和子孙后代,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殡葬改革事关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意义重大。推进殡葬改革的关键是党员干部带头、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严格规范党员干部的丧事活动,立“规矩”抵制封建迷信、丧葬陋习,如此,推动殡葬改革才具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