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令”执行10个多月效果明显
11月21日、24日、25日,市人大执法检查组就我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进行为期3天的执法检查。“为了看到真实的情况,安排的线路一律作废,随机重新安排线路。”检查伊始,带队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蒙自福如是安排。3天的明察暗访,30多家单位,检查结果出乎意料。“最严‘控烟令’带来的变化令人欣喜。”参加执法检查的人大代表一致表示。
2014年1月1日,被誉为西部地区“最严控烟令”的《兰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控烟令”到底发挥作用了没有,法律法规贯彻地怎么样,是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也是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
按照执法检查计划,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检查线路图。然而,刚到七里河区听完区政府的汇报,蒙自福就当机立断,摒弃原有线路,随机抽取单位进行检查。第一站,甘肃省中医院,没有发现工作人员吸烟现象;第二站,兰州市第二十二中学,没有发现烟头和烟具;第三站,兰新二线建设指挥部,禁烟标识齐全,场所无吸烟行为……
一天下来,检查的结果令检查组意外。意犹未尽的人大代表就随机询问了部分单位的工作人员。“已经接受过教育培训,不仅知道了吸烟对自己的危害,也明白了对他人健康的不利,不好意思抽了。”兰新二线建设指挥部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检查组又赶赴红古区、永登县和城关区,对辖区的单位进行了随机检查。检查单位涉及到民政厅、卫生局、科技局、教育局等省直部门、市直部门等行政事业单位,也有网吧、餐厅、酒店、KTV等娱乐服务场所,检查单位超过了30家。
在尖峰时刻网吧,网吧并没有提供烟灰缸,但数位网民放在桌上的烟格外显眼。一位网民看见了执法检查组的人,迅速将烟装进了口袋。“原来一天抽一包烟,现在禁烟令执行了,吸烟明显减少了。而且尽量躲在没有人的地方抽。”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网民坦言。
在胜利宾馆、人民饭店,墙壁上“禁止吸烟”、“为了自身健康,请对二手烟说不”等标志牌十分醒目。原本放在大厅茶几上的烟灰缸已经没有了踪迹,换成了鲜花、杂志等物品。当问及是否了解《兰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公共场所吸烟被罚款等事项时,许多人表示已经知道。“威慑并不在于50至200元的罚款,更大的压力来自社会的舆论和别人异样的眼光。”市民王伟说。
“娱乐场所、餐厅、网吧,这些都是最难控制的场所,可一年下来的变化最为显著。”兰州市控烟办负责人王宇红说。在执法检查组走访的两家KTV、4家饭店、3家网吧中,原本乌烟瘴气的场面基本没有发现。“这都归功于各界的大力宣传与行业管理部门的大力工作。”王宇红说。“这就说明吸烟有害健康,特别是有害他人健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市人大代表崔惠珍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各级医院、学校、银行、车站、公共交通工具(除出租车外)基本都达到了无烟标准。变化是喜人的。这是3天的执法检查中,执法组给出的答案。令行禁止,这是一部法律实施的最高期望值,也是执法部门最乐于见到的现象。
“但问题依旧突出,部分省级部门对公共场所控烟执行不力;娱乐场所吸烟的现象依然存在;出租车上吸烟的现象依旧突出;我市对控制吸烟的投入不足”。在市政府召开的汇报会上,蒙自福指出。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1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我市财政下拨了50万元作为公共场所控烟的经费。“对于数百万人口的兰州市来说,这点经费可谓杯水车薪。”崔惠珍直言。根据2010年我市烟草流行状况极限调查显示,市民的平均吸烟率为34.3%,男性公民吸烟率为62.4%,女性公民吸烟率为6.3%。在控烟工作实施两年以后(即2012年),这一数据分别为31.9%,57.3%,3.0%,指标虽然有所降低,但还是处于较高水平,因此,我市的控烟工作就任重道远。
为此,人大代表建议,应尽快落实兰州市控烟办的编制问题,并加大投入,充分调动各类媒体及公共场所大屏幕,加大对公共场所控烟的宣传,让禁烟更加深入人心。同时,执法部门要加大力度,严格落实监管责任,不定期地进行明察暗访,对违规的禁烟场所和不听劝阻的吸烟者,依法开出罚单,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控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