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的本质是实事求是
“接地气”的本质是实事求是,而不是赶时髦。只有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接地气”才能真正接得上、接得通、接得好,才能有底气、长灵气、得人气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接地气”成为一个高频词汇,这是党风加快好转的一个表现。但是,少数党员干部只是把“接地气”当成赶时髦,丢掉了“接地气”本质是实事求是这个灵魂,“接地气”变形走样,成了新的形式主义,群众不但不买账,还很反感,对此应引起高度警惕。
判断是否“接地气”,要看是否把握实情、揭示问题。为什么共产党人要“接地气”?因为只有深入基层、群众、一线中去揭开事情的面纱,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方可还原并把握事情的真正面目。1930年,为了准确摸清中国的富农问题和商业情况,毛泽东同志抽出近1个月时间,与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等深入谈心,写出了著名的《寻乌调查》;1961年,为了寻找摆脱国民经济困境的办法,陈云同志花15天时间到农村访农户、下田地、看猪圈,查找问题症结,写成了《青浦农村调查》。反观当前有些干部,有的调研之前不做准备,不带主题、不带问题下基层,漫无边际、走马观花;或者基层提前安排,看的是事前过滤的假象、表象;或者不敢直面问题,害怕引火烧身,等等。这种“接地气”,实质是用“假”的态度带回“假”的情况。要扭转这一状况,必须坚持和弘扬我们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沉下心、扑下身,琢磨了解老百姓关心关注的问题,用务实的作风、踏实的做法,真正掌握“实事”。
判断是否“接地气”,要看是否真正解决问题。了解“实事”不是根本目的,最终还要“求”,得出“是”,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在实践中,还有少数干部存在重调查情况、轻解决问题的现象。有的热衷于搭“花架子”,表面轰轰烈烈,对群众诉求就是不解决;有的只做“倾听者”,笔记记得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拿不出破解之道;有的喜欢开空头支票,群众面前拍胸脯,回去之后拍屁股。这些做法,不仅“地气”没接上,还会失信于民,让群众寒心。扭转这种现象,就是要在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执行过程中群众有不同反映,要及时研究并予以回应,将“接地气”贯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判断是否“接地气”,要由群众来评说。是真情实意还是虚情假意,是沉下心还是走过场,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有的下基层随从记者前后跟,“群众演员”一大群;有的深入基层却不深入群众,听汇报作演讲,就是不进寻常百姓门,群众戏称这样的领导干部是“白天出风头、晚上上镜头”。为何有的领导干部“接地气”在群众眼里摆脱不了“作秀”嫌疑?究其原因,就是用自我感觉代替了群众评判,习惯于自说自话。领导干部要真正“接地气”,唯有把群众认不认可、满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才能得到百姓真心赞扬。
总之,“接地气”的本质是实事求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唯如此,“接地气”才能真正接得上、接得通、接得好,才能有底气、长灵气、得人气。(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王文涛 《 人民日报 》2014年09月17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