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首家网络人民调解委员会

06.12.2014  11:39

  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已有20年。20年来,我国已拥有超过6亿网民、12亿手机用户、5亿微博用户、5亿微信用户,每天信息发送量超过200亿条,网站达400万家。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加,网络纠纷也呈现多样化增长趋势。

  如何有效预防和化解网络纠纷,尤其是发生在网络微博社区的矛盾纠纷,已经成为影响网络社区和谐最突出、处理起来最棘手的问题。

  首家网络调委会上线

  2009年,新浪微博开通。此后5年,微博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微博已俨然成为一个互联网上的“小社会”,其中难免会滋生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据新浪微博事业部运营主管尹雪赓介绍,截至2013年一季度,新浪微博有超过5.6亿注册用户,微博平台上也出现了内容抄袭、钓鱼网站、垃圾广告、恶意欺诈、泄露隐私、人身攻击、骚扰他人、造谣传谣等矛盾纠纷。

  为及时化解这些纠纷、维护微博社区秩序,保障网民信息安全与合法权益,今年3月,国内首家互联网领域的调解委员会——新浪人民调解委员会上线。

  据新浪网法务总监谷海燕介绍,通过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北京市司法局、中国互联网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新浪网四方共同打造的维权绿色通道,新浪人民调解委员会为网民提供正规化、系统化、高效率的维权渠道,更好地维护网民权益,减少损失。

  《北京市司法局关于北京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新浪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函复》指出,新浪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新浪公司依法设立的、调解新浪微博纠纷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接受北京市司法局及新浪公司属地司法机关的工作指导。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倡导依法文明上网;通过说服、疏导、晓之以理的方法引导纠纷当事人依据法律和事实,以客观、理性的方式,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矛盾纷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