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大数据产业择优而行 ——聚焦甘肃发展大数据产业系列报道之三
放眼全国,大数据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蓬勃兴起。再看西北,数据中心、云平台建设如火如荼。
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甘肃,发展大数据产业究竟有没有优势?空间还有多大?
转型需求催生大数据产业风生水起
目前,甘肃省所形成的石化、有色等七大支柱产业中,除食品产业外,均为对资源依赖较大的重化工业,不仅面临资源日益枯竭的严峻形势,同时面临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甘肃经济转型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甘肃在地理位置、扶持政策、交通建设等诸多方面优势明显,最具备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基础,最需要大数据的支撑,甘肃发展大数据产业大有可为。
甘肃万维公司副总经理蒋哲峰认为,甘肃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带动旅游、交通、服务业的发展。同样,甘肃作为西部农牧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利用大数据可以实现甘肃农业向信息化、现代化转型。如我省中药材市场潜力巨大、产业优势突出,可以打造一个绿色、可追溯、有监管的道地药材线上销售平台,带动中药材种植、加工全产业链发展,将我省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据统计,大数据对关联产业的带动作用可达1带动10的倍增效应,产业附加值极高,综合效益极强。分析这份数据,丝绸之路大数据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郭海邦认为,一方面,大数据本身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很强的活力和高成长性,可以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另一方面,大数据具有很强的粘合性,任何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数据,都需要通过大数据转型升级,重塑竞争优势,尤其是对于甘肃这样的传统产业占比较重的省份来说,这样的诉求更加突出。
他表示:“毫无疑问,大数据能够成为甘肃经济转型发展的突破口。”
对甘肃而言,发展大数据产业不仅是在新一轮围绕信息产业资源配置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的奋进之举,更是破解有色、电力、机械等传统产业发展困境,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的务实之选,这一无形产业所蕴含的巨大能量或许成为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知名企业为何要将数据落户甘肃?
不久前,乐视等十余家知名企业齐聚兰州新区。吸引他们前来的是甘肃移动“丝绸之路大数据产业园”正式揭牌。
众多知名企业为何选择将信息终端落户甘肃?腾讯IDC平台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选择将数据部署在甘肃,一方面是享受更快捷的数据服务,另一方面看重甘肃发展数据产业的巨大空间和优势。
甘肃的优势是什么?
采访中记者获悉,工信部等五部委日前联合发布的《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提出,未来数据中心将在甘肃(西北部)等地区为代表的一类地区和以新疆(南部)、甘肃(东南部)等地区为代表的二类地区转移和布局。
目前,受市场需求、网络条件、经济实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国约有超过80%,约30万个数据中心分布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且均存在规模偏小、能耗较高的问题。据了解,数据中心的建设必须要依托全年制冷的场所,对能耗和降温都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天然寒冷的气候环境条件,可以大幅降低数据中心全年制冷能耗,从而大大降低运营成本。
甘肃作为国家数据中心战略布局的一类和二类地区,自然优势一览无余。
此外,数据中心约60%的资产支出和50%的运营成本都与能源有关,特别是与电力消耗有关。据统计,目前,中国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已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的2%,相当于三峡大坝的全年发电量,规模小、层次低、能耗大问题已经十分突出。
如此对比,甘肃的优势更加突出,甘肃具有丰富的绿色能源资源,并且始终处于西北地区的领先地位。2015年,全省新能源发电装机量在西北五省区总装机量占比第一,新能源发电量居于第二,这为发展大数据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能源支撑。
业内人士指出,甘肃省作为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省份,将有可能在政策上获得更大的突破。聚焦到大数据产业发展上,相比于其他省份,借助国家向西开放战略的实施,甘肃省在数据开放政策、离岸数据中心建设、数据特区建设、数据中心运营资质、数据安全等领域的政策创新将更有优势。
此外,我省还承担着我国产业向西转移,对外输送的战略任务。在国家战略布局下,甘肃“外联内畅”的交通体系已经基本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有利于甘肃加强与国内各省份和其他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及产业合作,从而实现从“交通枢纽”到“枢纽省份”到“经济枢纽”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我省物流产业、旅游产业等将获得较大的发展,并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