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扶正当街对跪的怪诞?

31.08.2015  01:33

    8月28日,“邯郸交警与市民街头对跪”的信息和图片在网上疯狂传播,警方称事发地为邯郸邯武大桥东口,系一名司机涉嫌酒驾被交警查获后,他的老母亲跪地为儿子求情所致,交警也跪地耐心解释。当事警察回应说,自己下跪是为了体现平等对话。

    交警与百姓当街对跪一事引起轩然大波,有人盛赞交警这样做是“理性执法的标志”,也有人说这是“情与法的较量”,还有一些人看到了交警的无奈。面对老人的跪下求情,代表公权力的执法者向老太太下跪,以对跪的方式体现平等和尊重,这与过去的执法方式着实不同。

    应该看到,这种不同有它积极的一面,至少说明在现代传媒与舆论语境下,一些执法者已经有所顾忌,并且近乎本能地努力减少误解和批评。媒体和公众的监督、批评足够有力,正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但是,从消极的一面审视,交警与老太太在大马路上对跪,一个不断磕头求饶,一个跪地“耐心解释”,其中的悲情意味、无奈色彩以及沟通无效性显而易见。它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比如,以往执法过于随意,弹性过大。为什么老太太情愿当众给交警下跪?一方面是法治意识不够,老太太既没有阻止儿子酒驾,被警察查处后又企图以不顾尊严的方式帮助儿子逃脱处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以往的一些执法案例中,下跪磕头求情往往能够奏效,一哭二闹三上吊不时能发挥作用,找人打招呼批条子有时可以平事……执法的随意性以及巨大的弹性,给了一些人很大想象空间。

    其实,此类现象出现在交通违法违章并非个例,在生产经营、商品买卖、工程施工等许多日常办事过程中,人们习惯于给手握职权者“递烟”、“说好话”、“打商量”,而且一些办事机构工作人员对此早已习以为常。这就是中国社会浓郁的“求人文化”。孩子上学要求人、找专家挂号要求人、买车买房子要求人、遇到交通违法违章了更要求人。有门路的,打电话七拐八弯找到科长局长,试图以人脉资源寻求开脱;没门路的,对具体执法者递烟、赔笑脸、说好话,指望对方一高兴、一心软,便高抬贵手,给交警下跪的老太太大抵属于此类。

    问题是,现代法治文明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法律的权威。在对跪事件中,无论百姓怎么求情,交警都没有罔顾法律、放过酒驾者的权力。但是,面对一个老人的当众下跪,他也没有泰然处之的道德优势。于是,对跪似乎就成了最可靠的办法——网上点赞声不绝。可大马路上的对跪,毕竟是一种法治不彰的病态。是法律普及、法治意识不够造成的认识鸿沟和怪胎。对此,大家也绝不能盲目力挺。如果对跪成了执法的一种常用方式,无疑是法治文明的耻辱。 据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