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坝:双联的样板——省委组织部联村联户侧记
拱坝:双联的样板
——省委组织部联村联户侧记
本报记者 吴正楠 段睿珺
【双联经验】怎么才能改变贫困面貌,让大山深处的藏族同胞同全国人民一道过上好日子?
双联行动实施三年来,甘肃省委组织部在双联点舟曲县拱坝乡坎坎、片片、卡子、拱坝四个村,用实际帮扶行动给出了答案。
4月的舟曲,草长莺飞,春潮涌动。
走进大山深处的拱坝乡坎坎村、片片村,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上,忙于耕作的藏族同胞人来车往,热闹不已。新建的文化广场上,穿戴整洁的男女老幼踢毽子、跳锅庄舞、唱卡拉OK,个个喜笑颜开。
现在,藏乡巨变,崭新风貌扑面而来。这一新风貌得益于双联行动的大力开展,得益于省委组织部的倾力帮扶。“双联带来的变化太大了,脏乱差没有了,村民的心热起来了,致富的劲头足了,过好日子有奔头了。”76岁的藏族老党员尹沙义感慨地说,以前村里到处是垃圾,走路都没法下脚。村子破破烂烂,村民没事干,站在墙角晒太阳,守着几分薄田过日子,在人前头走路都抬不起头来。
省委组织部工作队员王春林第一次进入拱坝乡坎坎村时,被这里的贫困深深地刺痛。他在“双联”民情日记中这样写到:“山高坡陡,人均只有1.3亩坡地,村民耕种方式原始,在地里撒上种子,用耙子耙一下就算种上了。薄田加上薄种,收成自然很薄,又没有来钱的路,靠国家的一点救济和补贴过活,吃饱穿暖成了特困户最大的奢望。”
走访贫困户中,省委组织部双联工作队亲眼目睹了农村贫困的艰辛,亲身感受了农民渴望脱贫的迫切,也更深刻地体会到省委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这一决策的高远。“要把双联工作搞好,就要把心交给群众,在实实在在谋发展上下功夫,要栽下摇钱树,留下带不走的工作队,让农民有盼头、有奔头,过上舒服称心的好日子。”省委组织部双联工作队长坚定地说。
农民夜校——驱动思想的火车头
拱坝的穷,关键是思想的落后。有这样好的市场条件不想着去致富,却一直在穷窝窝里打转转,睁着眼睛过穷日子。创办拱坝乡农民夜校就是要抓住贫困的“命门”,在思想观念上来一次大跃进,彻底挖掉穷根,这是记者在采访中最真切的感受。
4月10日,拱坝乡农民夜校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坎坎、片片、拱坝、卡子四个村的36名致富带头人聚集一堂,聆听武都区花椒中心技术专家王永红做的花椒栽培讲座。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培育花椒村,致富拱坝人”已成为拱坝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带着对过好日子的一种渴望,“上夜校、学技术、学本事”,已成了时下拱坝乡农民最新的话题。在贫困的拱坝乡,办农民夜校就是要撬动思想的引擎,激发农民脱贫致富的内生活力。透视贫困的现状,我们发现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拱坝这个地方的文化特别落后,省委组织部的双联户中,绝大多数是文盲和半文盲。由于思想观念陈旧,商品意识差,不仅致富没法子没门道,即便是外出打工也受人歧视。
正如卡子村支部书记牛永明所说的,都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拱坝人拔穷根首先要换脑子。扶贫先扶志,通过农民夜校培训,让知识激发心灵,让农民动起来,跳出小农经济的封闭圈子,和时代合拍,以思想变促行动变。
拱坝乡农民夜校开展的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彻底打开了村民通向知识和技术的大门。围绕花椒树栽培、大棚蔬菜种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养猪养鸡、农产品运销、美化环境,夜校先后举办了27期培训班,496名农民参加了学习和培训。
拱坝和天水市曹石村相比,同样的自然条件、同样的贫穷,但由于思想观念的不同,引发的结果截然不同。
曹石村日子过得很幸福,但拱坝还在脱贫道路上艰难跋涉。在农民夜校,党的十八大代表、天水市麦积区曹石村党总支书记刘田家结合曹石村从无路、无水、无电、无树的“四无”村发展成农民家家住洋楼的历史变迁,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在拱坝乡干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为进一步满足农民学技术的热情,夜校还根据全乡种植花椒、发展大棚的实际,选拔60名年轻农民作为乡农业技术人员进行重点培养。
“农民夜校办的太好了,让我们眼睛亮了,学到了本事,日子更有盼头了,我这都是第六次参加夜校学习了。”38岁的卡子村村民白小花兴奋地说。